李倩倩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且小學生處于重要的心理發展時期,容易受到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本文在闡述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及其標準的基礎上,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措施,進一步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小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為國家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問題 對策
隨著教育事業的深入發展,綜合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學校教育的目標,其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正處于重要的心理發展期,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更影響著小學生成長成才。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多種多樣的內外因素影響著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動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要求。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及其標準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小學生心理健康既是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是指從小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出發,小學生教師利用不同的心理教育理論、方法等,培養小學生擁有較強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并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助力小學生成長成才。通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學生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小學生的心理情況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成長成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包括自信、樂觀、積極以及人際關系良好、行為正常等多個方面。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不容忽視,由于目前家庭生活條件相對較好,家長以及家庭成員的溺愛,容易讓小學生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交流等問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小學生容易沉溺于電子游戲,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目前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包括厭學心理、逆反心理、自卑心心理、任性心理、焦慮心理、挫折的承受能力差等方面。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
受到傳統的教育觀念的影響,學校對學生的文化考試成績較為看重,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簡單的認為數學、語文和英語是學校教育的重點,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只是輔助課,甚至有的學校只是把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來應對上級檢查和考核工作,沒有充分發揮實際的效果。另外,教師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認為是小事,甚至是多余的,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缺乏專業心理教育教師,師資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組成人員來看,大多數有團務工作者、思想品德課教師或者班主任兼任,沒有專業的心理教育教師,而且大多數兼任者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教育和培訓,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能力。在對小學生開展心理教育時,只是依靠自我的生活經驗,利用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簡單的咨詢和說教,沒有運用科學、系統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和實踐,造成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處于較低的水平。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滯后,教學效果不佳
科學、先進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學校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第一,多數輕視預防教育,重視問題矯正工作。在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多數教師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身上,而忽略了其他學生心理問題的預防工作;第二,多數輕視實踐教育,重視說教工作。很多學習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成了一門課程進行教學,重視心理健康理論知識點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的實踐與體驗。
(四)家庭認識不足,導致家庭心理教育缺失
通常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把學校當做核心,而輕視了家庭與社會教育兩個方面。如今隨著家庭生活的改善與提高,家長只是重視學生的物質生活,關注其身體健康,沒有認識到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現在很多家庭出現了父母外出務工,孩子留在老人身邊,得不到家長的關愛和指導,致使家庭心理教育缺失。
三、提高小學生心理教育水平的對策
(一)摒棄傳統的教育思想,樹立科學的心理教育觀念
小學生心理健康不僅關系著健康人格的形成,更關系著未來人生的發展。小學生正處于重要的心理發展時期,小學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摒棄傳統的教育思想,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無關緊要的課程,要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學校的各個方面,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學校、社會、家庭以及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樹立科學的心理教育觀念。
(二)打造專業化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直接影響著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質量。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積極引進專業的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到學校任職,同時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理論和技能培訓,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向專業化發展,同時,要建立小學生心理健康研究部門,加強學術交流,借鑒先進的經驗,增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規范化。
(三)建立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擴大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教育,更多的涉及到家庭和社會教育。在充分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小學生大多數時間在家庭當中,父母以及長輩的價值觀和素質對小學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小學生處于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缺乏足夠的識別能力,容易受到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所以要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教育體系,多管齊下,相互配合,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和諧、融洽的氛圍。
參考文獻:
[1]葛彩玉.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6,(25).
[2]劉建英.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
[3]薛喜民,薛雅芬.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導刊,2011,(11).
[4]熱沙來提·吐爾地.關于小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赤子,2013,(10).
(作者單位:德州市黎明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