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
【摘要】在農村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是當下教育實踐過程中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農村教學資源匱乏,教學設施落后,讓學生享受與城市學生同等的學習待遇是不可能的。但農村生物教學也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條件。怎樣將農村資源整合到教育教學之中,仍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實踐。文章探討了農村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農村高中 生物教學 有效性 資源
現代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形式是多樣化的,不再局限于課堂,更多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當然,有效的課堂教學環節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教師指導過程中的授業解惑、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學生自身個性塑造與智慧啟迪都離不開課堂教學。在農村高中生物教學中嘗試將農村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進行整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一、課前生物資源的收集是激發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動力
課前生物資源的收集是實現有效課堂的前提。農村是一個廣闊的生物學習天地,很多知識學習都可以進行實踐。教師指導學生到生活中收集相關的生物資源,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欲望,驅動學生學習、探究知識的動力。
例如,在學習互生與共生的關系時,讓學生自己先走進大自然,拍攝一些相關的材料或采集一些動植物標本等,在課前將這些資源收集好。這樣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生物知識,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學生的藝術素養。這種結合農村實際,將三維教學目標融入教學資源整合的做法,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課前的資源收集過程不僅活化了教材,而且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
二、課堂探究將已有的農村生物資源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科技的發展為當下的課堂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臺,也沖擊了農村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不再完全是教師口若懸河的講授,也不再是環環緊扣的對學生提問,除了與教材配套的教具演示外,更多的是在課堂上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電子白板可以將特殊的生物結構和生物現象制作成的視頻呈現給學生。多媒體最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將微觀的客觀事物和各種生物現象一并展現給學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其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的。
雖然現代化教學手段有著諸多的優越性,但也不能完全摒棄傳統教學手段。生物教學離不開現代教學手段,更離不開生產和生活。學習生物的最終目的是服務社會。因此,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在課堂上進行科學實驗,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例如,在學習“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時,可以讓學生提前采集苔蘚、蕨類植物,收集相關的學習材料;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對苔蘚、蕨類植物進行觀察,同時結合教材,指導觀察。
三、課后研究性學習是農村生物教學的有效保障
生物科學中有大量的實驗活動,是探究生物問題,獲得生物新知的重要途徑。生物的實驗活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將教學向課后延伸。這樣,研究性學習就成了生物大課堂的“翻轉課堂”。
研究性學習是課后學習和鞏固知識的主要方式。教育實踐表明,課堂上從生活經驗或生活現象出發來“談”生物知識總能撥動學生求知的琴弦,使學生在情境中形成認知,在釋疑中啟迪智慧。教師可以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到田間,到地頭,到森林深處,到小溪側去發現,去調查,去研究,去收集,然后進行思考和交流,歸納與總結,提高農村學生的生物素養。
案例:學生的《外來入侵物種的調查報告》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一)選題原因。貴港市因多種植荷花而別稱荷城,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郡新城,也是一座充滿生機的新興內河港口城市。貴港市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也是農村化的城市,環境很容易受外來入侵物種的直接破壞。
(二)小組分工。略。
(三)查閱資料。美洲商陸(Pokeberry Root)、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等。
(四)調研與結論。有對環保系統的訪談,也有為優化環境提出預防措施、治理方法等等。
本研究性學習案例成為我們農村學校的校本資料,每一屆學生都會去豐富它的內容,充實其研究性學習的內涵。這一課堂更重要的是點燃了學生探究生物科學秘密的激情。
綜上所述,農村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學在于課前生物資源的收集,在于課堂資源的有效整合,在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敢于探究、敢于創新的熱情。農村生物資源豐富,教師應學會充分挖掘利用這些資源,充實生物教學內容,增強農村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