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坤+史青云
摘要: 基坑圍護是指為保護基坑周圍環境及建筑的安全和地下結構施工,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采取的加固、支擋的措施。基坑圍護方法多種多樣,其中重力式圍護墻具有施工方便、效率高、工期短、成本低等優點,是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基坑圍護形式。本文以某車庫為例應用重力式圍護墻方法進行基坑工程的圍護研究,驗證此方法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實效性。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pit refers to the reinforcement and supporting measures taken on the pit wall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tect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the building safety as well as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foundation pit methods are varied, including gravity retaining wall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high efficiency,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low cost, and is widely used. This paper takes a garage for example to apply gravity retaining wall in the bracing of foundation pit, and verifies the safety of this method, the s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關鍵詞: 基坑圍護;重力式圍護墻;加固
Key words: foundation pit;gravity retaining wall;reinforcement
中圖分類號:U41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7-0096-02
0 引言
早在20世紀30年代,Terzaghi等人已開始研究基坑工程中的巖土工程問題,提出了預估挖方穩定程度和支撐荷載大小總的應力法,這理論一直沿用至今。只不過有了許多改進與修正。在以后的時問里,世界各國的許多學者都投入了研究,并不斷在這一領域取得豐碩的成果。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需要,土地資源緊張的矛盾日益突出,向高空、向地下爭取建筑空間成為一個發展趨勢,對基坑工程的研究逐步發展起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城鎮建設中高層及超高層建筑的大量涌現,深基坑工程越來越多,同時南集的建筑物、復雜的深基坑形式,使得基坑開挖的條件越來越復雜。因此,對基坑開挖與支護的計算與設計理論、施工技術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的提高,近年來我國建筑、市政等工程得到飛速發展。在都市中,寸土寸金,因而在建筑向高空發展的同時,地下空間的利用也成為一個重要方向。對基坑工程的要求越來越高,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促使工程技術人員以新的眼光去審視這一古老課題,使許多新的經驗和理論的研究方法得以出現和成熟。基坑開挖后,將會形成一個高度為5~20m不等的直立邊坡,組成邊坡的地基土主要多為呈軟塑狀態的粉土和松散粉砂,其抗剪強度較低,屬不穩定邊坡,故要首先考慮支護結構自身的剛度以控制基坑變形,所以采用重力式擋土墻法來對該車庫進行圍護。
1 基坑工程概況
1.1 工程地質條件
根據勘察成果,在所揭露85.0m深度范圍內的地基土均屬第四紀沉積物,巖性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組成。根據土的成因﹑結構及物理力學性指標綜合分析劃分為六個工程地質層及分屬不同層次的亞層。(如表1)
1.2 水文地質條件
①潛水。場地淺部地下水以潛水為主,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補給。根據勘察期間的測量結果,地下水埋深為0.10~1.20m,水位埋深的標高為2.51~3.59m。設計可按高水位為自然地面下0.5m,低水位為自然地面下1.5m考慮。
②承壓水。場地中分布有⑥2層微承壓含水層、第⑧2-4層承壓含水層。根據本工程的基坑等級和類似工程經驗,第⑧2-4層承壓含水層一般不會對本工程基坑有直接影響。
工程住宅樓基坑開挖深度2.05~2.50m,人防車庫基坑開挖深度5.95m。根據勘察報告,第⑥2層砂質粉土層頂埋深最淺為10.70m(C18#勘探孔),根據該區區域觀測資料,承壓水水頭一般在3.0~11.0m左右,根據本地區工程經驗,承壓水頭一般均低于潛水位,本次取觀測平均值3.0m,經計算,判定基坑不會發生突涌現象。
2 重力式擋土墻圍護設計
人防車庫靠近住宅樓和商業樓區段,住宅樓基底與人防車庫開挖面高差3.45~3.90m,商業樓基底與人防車庫開挖面高差5.2m,地下室外墻與住宅樓基礎距離為12.0m。為保護鄰近的住宅樓及商業工程樁,擬采用水泥土重力式圍護墻(6排?準700@500雙軸水泥土攪拌樁,搭接200mm,局部車庫集水井部采用9排?準700@500雙軸水泥土攪拌樁,搭接200mm,商業樓區段9排?準700@500雙軸水泥土攪拌樁,搭接200mm)進行擋土圍護,壩體寬3.2~3.7m(商業樓區段4.7m),嵌固深度5.95~6.5m(商業樓區段6.8m),插入比1:1.3。在壩體頂部設置砼壓頂(150mm厚C20砼,內置?準8@200鋼筋),壩體內插入的腳手架鋼管(?準48×2.0,長度5.0~7.0m,進入坑底以下不少于1m),以滿足整體的穩定性和減小壩體位移的安全要求。
3 重力式圍護墻安全性評估
由表2計算結果可知,方法符合《基坑工程技術規范》DG/TJ08-61-2010的規定,參數取值適當,計算得到的安全系數基本滿足規范要求。
通過專業巖土有限元軟件(Plaxis)計算,得出結果圍護墻體最大變形范圍為:7.67~8.20mm,基坑開挖過程所產生的土體變形滿足圍護結構自身的穩定性要求,滿足對鄰近樁基的保護作用。
4 結論
由此可見,基坑工程是整個建筑工程中最為重要也最為要求嚴苛的,基坑圍護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及工程壽命,本文所采用的重力式擋土墻方法經數據檢驗,符合規范要求,達到保護建筑物穩定性效果。
參考文獻:
[1]JGJ94-94,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S].
[2]YB9258-97,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S].
[3]GB50021-2002,巖土工程勘察規范[S].
[4]盧延浩.土力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4.
[5]蔣國盛,李紅民,管典志,等.基坑工程[M].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0.
[6]王秀麗.基礎工程[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