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梁
學習力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力量,包含了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學習毅力。馬斯諾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需要引起,需要是分層次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基本需要按低到高的順序分為五大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其中,高級需要以低級需要為基礎,當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會走向更高的層次,人會因更高級的需要而產生動力。同樣地,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運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一、課堂激勵無時不在
在一天的學習中,學生以課堂學習為主,因此,課堂激勵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
眼神激勵。眼神,這種無言的激勵,最容易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真情,收到的效果也是最明顯的。如教師提問學生時,給予期待的目光;當學生做事正確時,給學生送去高興、肯定的眼神,與學生分享成功的喜悅。
語言激勵。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課堂激勵也離不開語言。教師要多使用真實、準確、精彩的評價語言。這不僅需要教師的真誠,還需要教師豐厚的文化底蘊。激勵性語言能改善師生關系,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所導致的“緊張、恐懼、不和諧”的師生關系。如教師用:“你完成得真漂亮”“你的表現值得大家為你喝彩”“不錯,像個男子漢”等激勵語言,對學生進行肯定和鼓勵,以促進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行為激勵。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對學生進行激勵,如用開“火車”的方法提問,讓更多學生受激勵;情景扮演要4位學生同時進行;多媒體投影學生練習、作業、作品;請學生上臺做實驗。
二、管理激勵呈現效果
管理是決策、計劃、組織、指導、實施、控制的過程,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和效益。管理的核心是人,滿足人性的需要,即滿足人對尊重的需要,激起人內心的需要。
公布進步表激勵。每次單元測驗后,教師可以公布進步名單,從不同角度分析每個學生進步的情況,挖掘學生的每個進步,并進行公布、表揚,讓每個學生都受到激勵,充分全面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展示優秀試卷。把優秀試卷展示出來,讓學生學有榜樣,讓其他同學找出書寫的差距,答案細致的差距,作圖美觀的差距。同時,告知家長學生具體的進步情況,加強家校合作,讓家長也參與到對學生的激勵中。
談話激勵。對進步不大和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行談話,鼓勵和提醒他們,爭取下一次取得更大的進步,并為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設定目標和學習的榜樣,鼓勵他們積極學習,不斷地朝著目標前進。
三、活動激勵和風細雨
組織各種活動,適時對學生進行激勵,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中受到鼓勵。
如在春游活動中,很多物理現象可以滲透其中,如春游時,當汽車突然剎車時學生會向前傾;當汽車勻速直線運動時向上拋礦泉水,還是落到學生手中;過山車動能與勢能相互轉化等。這樣在活動中適時引導,讓學生學得自然,倍受歡迎,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又如,在運動會上,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教師課上是導師,課下是朋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困難,并且能盡到最大能力來幫助他,吸取學生提出的意見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因此在運動會期間,教師可以到班級營地中(校運動會期間每班有一個營地),與學生交流,并在交流中把話題有目的地轉到物理學習上。如:投擲實心球拋出的方向與水平方向成多少度時,拋出的距離最遠;200米跑時在轉彎處,身體應向哪邊傾斜等。
責任編輯羅峰
實習編輯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