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平++許凱

【摘 要】 在互聯網時代,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工作實現了會計管理服務的科學化、精細化,提升了會計管理服務的信息化水平。“互聯網+”時代,借力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創新會計管理服務管理方式與服務模式,建立移動互聯會計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信息技術與會計管理服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文章通過規范闡釋和比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現階段會計管理服務中存在的交互性、便捷性差,精準性、延伸性不夠,綜合服務成本較高等問題,提出在會計管理服務中引入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新技術、建立包含桌面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整體會計信息服務體系、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實現移動終端的操作等建議,從而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管理效率。
【關鍵詞】 “互聯網+”; 會計管理服務; 信息化; 移動互聯
【中圖分類號】 F232;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7)06-0129-05
引 言
在互聯網時代,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抓住歷史機遇,深化會計改革,創新管理方式,全面推動了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進程,搭建了以“陜西會計網”為核心的門戶網站,會計管理工作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席卷而來的“互聯網+”浪潮,讓會計這門傳統而又古老的藝術開始萌發出新生的活力。財政部部長助理戴柏華指出:“會計行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趨勢明顯,網絡會計、在線財務服務、云會計、云審計等初現端倪,互聯網為會計行業升級、會計人才轉型、會計職能轉變等方面都帶來新的機遇。”[ 1 ]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要想搭上“互聯網+”時代的順風車,就必須創新管理方式和服務理念,及時調整思路,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會計管理和服務體系深度結合起來,通過提升用戶的價值,提高服務的便利性,讓用戶隨時隨地享受到貼身會計服務,增強用戶的會計服務體驗,實現信息流從信息到大數據的轉化,從而實現對財稅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 2 ],推動數據管理,為新常態下陜西省會計管理改革與發展注入新動力。
一、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的昨天
長期以來,陜西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滯后,給會計管理和服務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為例,在2012年以前,陜西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是以紙質形式進行的,且不說在報名階段考生需到現場報名、繳費、確認信息、領取準考證等環節眾多,報名大廳人多為患,審核過程繁瑣費時,就是到考試正式開始前,考生至少還要跑三趟,給考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工作人員人少事多,一年到頭忙于組織各種考試,焦頭爛額,疲于應付,服務質量不高,工作效率低下。更為嚴重的是,在考試過程中,從試卷的印刷到試卷運送、傳遞、保管,聘請監考人員,分發試卷及答題卡,再到試卷的收集、整理、裝訂、密封、運送,組織專家密閉閱卷、登記成績、公布成績等,整個過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考試考務工作量非常大不說,就試卷的保密安全性也令考試管理部門如履薄冰,壓力山大,一旦發生試卷遺失或泄露事件,將對考試工作帶來重大影響[ 3 ]。
隨著各種形式的會計考試和會計從業人員的持續增加,給會計考試和考務管理帶來更大的困難和挑戰。到2015年末,陜西省會計從業資格證持證人員有54萬余人,比“十一五”末凈增28萬人[ 4 ],如此龐大的會計隊伍,眾多的考試,傳統的會計考試管理方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日益壯大的會計隊伍需求,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的信息化勢在必行。
二、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的系統架構及建設情況
2009年,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在這一文件精神的指引下,陜西省抓住市場機遇,化挑戰為動力,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構建了全方位、多功能、數據共享的一體化會計管理系統,提升了陜西省會計管理工作水平,為實現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科學化、精細化、現代化邁出了具有里程碑的一步。
(一)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穩步推進謀發展
陜西省會計管理信息化工作自2009年啟動,分三個階段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堅持以服務會計改革和發展為宗旨,結合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工作的現狀和實際需求,未雨綢繆,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依托,規劃頂層設計,統一認識,明確目標,理清思路,選擇抓手,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同時依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推進時間表和路線圖,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策略和方案。在財政廳會計處的科學規劃和精心組織下,各項工作穩步、扎實推進,達到了預期效果,實現了預期目標,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
(二)統籌規劃,架構完整,信息化水平上臺階
經過幾年的建設和不斷完善,目前,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建成了包括軟件系統、硬件系統、安全體系和運維體系四個部分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會計管理信息系統(如圖1)。
軟件系統包含了陜西會計門戶網站、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會計考試管理、會計行業管理、繼續教育管理、分析決策管理、業務辦理輔助平臺7個子系統,實現了信息技術和會計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
硬件系統配置了先進的數據服務器、應用服務器、CA數字證書服務器等核心硬件設備,各級財政部門可以根據系統設計和工作需要配置終端計算機及相關外圍設備,實現與省會計管理信息系統的遠程連接。
安全體系包含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通過網閘技術實現內外網物理隔離,建設全省會計管理異地數據級災備中心,建立數字認證系統,實現數據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賴性等。
運維體系通過建章立制、技術保障和優化完善等措施,確保會計管理信息系統高效、穩定、安全運行,提高了系統管理的自動化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三、會計管理信息化運行的情況及效果
陜西省會計管理信息化系統的運行基本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實現了財政部門尤其是會計管理部門對會計信息服務的需求。通過陜西省會計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開發與實施,使陜西省財政廳會計處與所屬各級財政管理部門之間能夠方便地進行信息交換、溝通,為單位和會計從業者搭建起了一個服務和交流的平臺,提高了財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各級財政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從而提升了全省會計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實現會計管理和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達到了預期效果和目標。
(一)與時俱進,資源共享,會計服務業務全覆蓋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系統,搭建了會計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了會計管理各項業務網上申請、預約、辦理和查詢;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管理系統,實現了網上報名、網上資格自動審核、網上繳費、網上打印準考證等功能;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系統,節約了資源,提高了考務工作效率;繼續教育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省級單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網絡化管理;輔助分析系統,建立了全省會計從業人員信息庫,對會計人員基本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為會計管理決策和會計人才建設提供依據。目前,已建成全省統一的業務數據中心和省市縣三級一體化運行平臺,實現了數出一門、資源共享。2013年陜西省建成會計考試信息化指揮中心,實現對全省13個考區、17個考點和121個無紙化考場的全程視屏監控、實時指揮和突發事件處理[ 4 ],會計管理服務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二)以人為本,便捷高效,信息化技術顯優勢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優勢,彰顯高效、便捷、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1)改進了無紙化考試系統,設計了題庫應用策略,通過抽卷組卷管理,同一場考試只從題庫中抽取兩套試題,保證相鄰機位試題不重復。同時最大限度利用考場資源,擴大考試規模,減少考試場次,降低題庫曝光率,延長了題庫的使用周期。2013年初,省級確定了擁有1 080個機位的無紙化考點。截至2014年上半年,省級考點累計承擔各類會計無紙化考試15.5萬人次,極大地提升了政府會計服務能力[ 5 ]。(2)實現了獨立網上報名功能。在陜西省會計從業人員信息庫的基礎上,系統開發了“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陜西省獨立網報系統”,實現了考生報名信息與會計從業資格信息的自動審核校驗,要求不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要及時更新有關信息,大大降低了考生報名信息差錯率,減少了現場審核工作量,同時完善了會計從業資格信息庫。(3)“網上預約”功能。針對各類會計業務辦理特別是考試報名現場確認排隊“前期松后期緊,節假日里一窩蜂”的現象,充分利用“網上預約”功能,將報名信息等各類管理機構信息共享,使信息得以對稱,辦事人員可選擇避開高峰期,錯時辦理,管理機構也對工作量實現了可控可見。(4)實現了“零見面”服務。在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工作中,非免試科目所有流程在網上辦理,極大地提高了效率,方便了考生。
(三)建章立制,落實責任,系統安全保運行
為確保會計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系統設計了詳細的安全方案。一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制度》等十余項業務層面的工作制度,確定了九項內部管理的權力運行依據,明確職責,落實責任,確保系統運行安全;二是充分采用先進的RSA數據加密技術,保證系統數據和全國從業資格無紙化題庫安全;三是建立統一的內外網數字認證系統,通過身份認證和電子簽名,實現數據信息的保密、完整和不可抵賴性;四是采用分層權限控制、系統日志和數據備份等方法,保證系統使用安全;五是從2008年至2013年,累計投入專項資金5 200多萬元,投入系統建設,加強網絡安全控制,有力地保障了會計管理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
(四)打造門戶網站,建設日臻完善,服務水平大提升
會計管理門戶網站“陜西會計網”是會計法規制度宣傳、會計管理政策發布、政務公開和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平臺。隨著信息化及政務信息公開需要,陜西省11個市級會計管理機構相繼建立了會計信息網站,各級網站間實現了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成為連接全省各級會計管理的橋梁和紐帶。網上業務申請、辦理,網上意見征集,在線咨詢解答等交互欄目的日趨完善,使各級會計管理信息網站成為會計管理信息化建設推動政務公開、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窗口。
四、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現狀存在的問題和瓶頸
誠然,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在服務各級各類會計管理機構及各行各業會計從業人員、滿足不同業務類型的需求、更好地服務于陜西省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手機APP移動終端、微信公眾平臺等的廣泛應用;隨著各類會計業務和從業人員對會計管理需求層次的提高,以及政府部門創新管理職能,實現與時俱進,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陜西省會計管理信息化建設也凸顯出自身的一些問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交互性差
目前,陜西省會計管理信息化系統以“陜西會計網”門戶網站為核心平臺,實現了11個市級會計管理機構各級網站間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成為連接全省各級會計管理的橋梁和紐帶。但是這些信息資源僅限于在網站間共享互用,會計管理信息系統還只是在一個二維的平面空間里運行,各系統相互獨立,交互性差,距離以現代信息空間理論為指導的智能化立體動態會計管理信息系統還有一定的差距,無法實現數據流在三維度空間的集成運動[ 6 ],無法在財政廳內部各個部門,甚至財政廳之外的其他政府職能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之間實現各種信息管理、數據共享、及時交流、辦公自動化和業務處理的完整統一,以達到信息化、實現敏捷反應、提高工作效率和競爭力的理想目的。
(二)便捷性差
陜西省會計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了較為完整和強大的服務模塊,功能齊全,在實現各類信息發布、業務查詢、各類資格考試等網上服務方面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同時在日常管理和服務中,更加注重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采取各種不同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比如在各類資格考試和評審的各個階段,會通過打電話和發短信等形式提醒會計人員及時關注有關信息,準時參加考試和評審,體現了服務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但也有一些凸顯的問題,比較典型的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等雖然實現了“網上預約”和“零見面”服務,但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主力軍是在校大學生和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這部分人群相對來說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在PC終端報名和打印準考證等極不方便。另外,目前的會計管理信息系統無法實現動態信息提供、引入推送和移動財務技術,不能直接通過信息平臺或移動APP、微信公眾平臺等網絡技術將信息直接發送給信息使用者,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使信息管理系統真正成為架在會計管理和信息使用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讓用戶切實感受和真正體驗到大數據時代的便捷、高效。
(三)綜合成本較高
如前所述,陜西省在會計管理服務方面還沒有擺脫人工服務階段,尤其是在大型考試、資格評審、繼續教育、會計論壇等綜合性服務過程中,還要靠大量的人力資源打電話、發短信、布置考場、監考,或者郵寄邀請函、發送通知書等,這樣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服務成本。對于會計從業人員而言,要打印報名表、準考證等,由于沒有實現網上考試和評審,在參加考試或資格評審時,居住地距離考場較遠的,還要付出交通費、住宿費等,也增加了他們的成本。因此,綜合成本較高。
(四)服務精準性不夠
“精準”二字最早出現在傳播界,要求傳播者準確了解受眾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獲得傳播效果最大化。對于陜西省會計管理信息化系統來講,最明顯的莫過于在各類考試的考場分布中,不能準確地按照考生常駐地分配考場,而是隨機安排,所以經常會出現常駐地在未央區的卻要到碑林區考試,常駐地在長安區的卻要到蓮湖區考試的情況,給考生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只有依據準確的情況,才能做出科學決策,做到‘有的放矢,”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發改委主任李樂成如是說。在大數據時代,通過會計從業人員的相關信息和日常活動軌跡來精準定位,實現管理系統的精準服務,是迫在眉睫,也是勢在必行的。
(五)服務延伸性不夠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擁有約1 500萬持證的會計人員,其中25%失業,其他75%在崗的會計人員人均年收入不到5萬元。與此同時,我國大概有約6 400萬家小微企業需要會計服務。供給的結構性過剩和需求缺口同時存在[ 7 ]。毫無疑問,這種矛盾在陜西省也是存在的。搭建好企業與人才之間的橋梁,最大限度地發揮好蓄水池功能,實現人盡其才,企業找到最好的會計服務,達到一切可能的價值要素和社會資源實現最佳結合。從這個節點來看,陜西省會計管理與服務還有很大的延伸空間,將有機會與其他行業實現跨界整合,聯合其他行業機構一起為企業服務,通過一站式全方位服務,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五、優化措施
作為政府服務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管理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了政府管理經濟水平的能力。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基礎好、起點高,早在桌面互聯網時代,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就抓住市場機遇,迎合客戶需求,審時度勢,打造了信息化平臺,“陜西會計網”更是成為了一張服務陜西會計從業人員的名片,為會計管理服務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互聯網+”使會計服務邁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也對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工作提出新的挑戰,會計管理服務工作如何適應當今移動互聯網發展,如何在會計管理工作中引入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新技術,是擺在會計管理服務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
(1)抓住機遇,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和支付等技術成果,以桌面互聯網會計服務為基礎,以手機、平板電腦進行會計信息化管理服務為載體,研究開發適應移動互聯網用戶終端的移動會計服務網絡體系,實現兩個體系的無縫對接,建立包含桌面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整體會計信息服務體系。
(2)進一步推動移動互聯網在會計信息化管理與服務的應用。借助微信公眾平臺,手機版網站、移動服務平臺和手機APP等,實現在移動終端上訪問手機版陜西會計網,建立“掌中寶”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會計人員信息查詢、證書業務辦理、考試報名、在線學習,了解會計相關政策及信息,同時還可享受豐富的學習資源,進行便捷的交互,給會計人員帶來很多便利,降低學習和考試等相關成本,同時提高信息推送的及時性,方便用戶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會計信息,實現會計管理服務的實時化、便捷化、精細化、全面化和精準化。
(3)近年來,陜西省在高端會計人才培養方面狠下功夫,制定了《陜西省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實施方案》等長效機制,為高端會計人才的培養搭建平臺,提供經費保障和政策支持,以期為實現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會計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持。隨著陜西會計領軍人才行政一期和企業一期的順利畢業,標志著陜西省高端會計人才計劃已初見成效。接下來,建立陜西省高端會計人才庫,管理、引導好高端會計人才,為他們搭建施展才華和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平臺,使他們在會計整體隊伍中素質提升,提供會計咨詢服務,促進會計師事務所行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推動會計理論和實務創新,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發揮領軍人才的引領輻射作用。
(4)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資源共享越來越便捷,會計服務也要緊隨時代節奏進行轉型和改革,推動會計服務創新。通過搭建“財務云平臺”,“會計服務共享中心”等為小微企業提供以代理記賬、稅務籌劃、納稅申報、審計等業務服務,一方面為小微企業節省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成本,通過對其財務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與金融機構等深度融合,尋求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為會計人員提供求職、就業的平臺和施展才華的機會,實現雙贏。同時通過對會計服務信息數據的加工和整合,推進政府管理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實現會計服務從線下到線上,從“面對面”到“隔空服務”的飛躍,不僅進一步提高陜西省會計信息網的活躍度,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社會成本,而且能夠激發政府會計管理手段創新、管理模式突破和管理思維提升[ 8 ],以適應“互聯網+”環境下會計管理的需求,提高會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服務質量,實現會計服務交互性和延伸性的提升,更加便捷高效地服務廣大會計人員,更好地發揮會計工作對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結 論
陜西省會計管理信息化系統在服務陜西會計人才、服務陜西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迎著時代浪潮,深化改革,創新理念,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面對撲面而來的“互聯網+”春風,也凸顯出了自身的不足和發展瓶頸。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互聯網+”與會計管理服務工作的深度融合,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工作必將取得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互聯網+”時代下管理會計擔重任[EB/OL].中國商業電訊,2015-07-24.
[2] 秦榮生.“互聯網+”時代會計行業的發展趨勢[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12):20-24.
[3] 王范儒.化“三難”為“三優”增“三亮”[N].中國會計報,2013-04-12.
[4] 王范儒.信息化助推會計管理轉型升級[J].財務與會計,2016(13):6-7.
[5] 王范儒.實現“五化”是提升會計管理的有效途徑[J].西部財會,2014(7):27-28.
[6] 王艦.智能化立體動態會計信息平臺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7] 王久立.會計服務與“互聯網+”的親密接觸[N].中國會計報,2015-07-17.
[8] 屈濤.會計人必備新思維“互聯網+”助推會計變革[N].中國會計報,2015-07-20.
【基金項目】 財政部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項目;陜西會計學會“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視角下我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kjxh2016-10);陜西教育會計學會“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視角下高校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研究”(15JC028);陜西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項目“深化我校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改革的對策和建議”(xgj1612)
【作者簡介】 張學平(1973— ),男,甘肅武威人,高級會計師,陜西科技大學財務處副處長,研究方向:管理會計實務;許凱(1975— ),男,江蘇揚州人,陜西省財政廳會計處副處長,研究方向:政府會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