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剛
摘 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改變,不再滿足于單一的物質生活需求,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提高。文化活動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形式,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手段,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與群眾間的利益有著巨大的聯系,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開展對于建設社會公民道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所以新時期,為了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實現大發展,需要我們開展長期有效工作,解決好文化發展中的重難點。
關鍵詞:當今形式;群眾文化;如何加強
中圖分類號:G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245-01
一、群眾文化運動的概念
群眾文化,是人們在興趣的基礎上自我學習和培養的一種活動形式,不僅可以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對他們的精神世界也是一種享受。群眾文化以群眾開展的文化活動為為主體,采取自我娛樂的形式來滿足自我精神生活的需要的社會文化活動。我國是社會主義,一切以服務人民為宗旨,文化活動也不例外,所以對于我國群眾文化的管理需要我們調動一切有關部門來共同行動,這也就要求我們的文化工作者在堅持貫徹國家文化發展方針政策以及結合當地文化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多方面多角度地管理群眾文化發展。
二、群眾文化運動的內容
由于群眾人數多,所以不論何時何地群眾文化參與的人數都是可觀的,而且由于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一般都與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群眾文化活動依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擁有不同的類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文學、音樂、舞蹈以及美術等都是群眾文化最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群眾文化以其兼容并包的能力在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情況下,逐漸形成了具備多元的特點,加之它較強的文化滲透以及影響能力,對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當今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開展群眾文化的活動模式單一。由于群眾文化在推動城市化發展有著必不可少的作用,對群眾文化質量和鄉村的未來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所以我們要加大重視力度。我國鄉村等基層的文化發展模式由于受到時間的長久影響,已經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模式,比如我們常見的唱戲、廟會以及秧歌等文化活動方式,都是鄉村群眾文化比較固定的。長此以往,它不僅降低了人們對文化活動的興趣,而且也讓文化工作無法適應城市化發展的需要,這樣很容易讓鄉村文藝愛好者與社會文化發展脫節。
2.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缺乏基礎設施。文化發展需要一定的舞臺,由于受鄉村經濟發展的限制,群眾文化表演的空間缺乏,雖然有些鄉村建有大型舞臺,但是由于時間的久遠也已經與現代社會建設脫節,整體水平比較落后,這樣不僅不能吸引更多的群眾來觀賞,還對文藝工作者的安全造成隱患。不僅缺乏表演場所,而且對于文化設備也很缺乏,技術型人才也存在匱乏的現象。
3.思想觀念的束縛。由于鄉村的交通比較閉塞,人們與外界的接觸也比較少,所以人們的思想觀念一般比較落后,甚至有些人對于比較封建的迷信還存在信仰,這不僅拉低了群眾文化發展的質量,同時也不利于進一步推動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
四、新時期加強群眾文化運動的方法
1.繁榮鄉村文化發展形式。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我們要豐富鄉村群眾文化表演的形式,這樣才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我們的文化建設中來,為我國城市化發展做出貢獻。可以通過采取一些誘人的手段來組建一支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群眾文化隊伍,讓他們用專業的水準贏得更多人的喜愛。我們知道,鄉村群眾文化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家都只是將其看做業余愛好來,因此我們要通過城市文化機構的引導來改變,推動新型文化隊伍建設。
2.加大投資力度,完善群眾文化設施。首先國家以及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鄉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積極開展各項文化建設活動,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各鄉村文化活動與資源實現共享。鄉村群眾可以通過到學校、工廠以及其他單位演出來排列節目,在運用演出單位設施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3.解放思想,開展積極文化運動。一方面我們努力宣傳科學文化知識,另一方面文化管理者要以榜樣的力量去影響群眾文化的發展方向。加強城市文化宣傳工作,引導農村群眾接收城市文化內涵,逐步去除封建迷信等農村文化中的糟粕問題,盡快實現城鄉文化活動的對接。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是在對群眾文化理解的基礎上了解群眾文化所包含的內容,通過對當前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遇到問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新時期發展群眾文化的方法。我們清楚地知道,想要在新時期加強群眾文化,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群眾文化的發展,實現經濟與文化發展的同步,我們要積極建設群眾文化隊伍,開展文化資源共享,通過榜樣宣傳的作用來優化群眾文化發展,為推動我國城市化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侯懷軍.淺談對如何搞好群眾文化活動的認識[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08).
[2]高玉君.淺談如何組織與開展群眾文化活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