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國的聾校初中語文教學也應當對原有的教學模式做出改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以人為本。本文主要對當前聾校初中語文課教學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展開分析和研究,希望聾校初中語文教學能夠更加高效。
關鍵詞:聾校 初中語文 主體參與 引導
在聾校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因為聾校學生的特殊性,使得在教學中許多的教學方法不能有效的開展,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變得更加的更難,許多教師在進行一些教學嘗試沒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之后,選擇了放棄,仍舊采用原有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使得教學的效率極為的低下。
一、運用學生掌握的知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對于教師來說肯定都知道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對于聾校學生也同樣如此,學習興趣能夠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知識的學習之中。因此在聾校初中語文課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積極思考和創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條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主動參與到初中語文課知識的學習之中。
學生在學習中會對自身已經獲取的一些信息或經驗具有導向性,在學習中更愿意注意與之有著聯系的知識和信息。從這點出發教師可以采取“激活舊知”的教學策略,通過已掌握和了解的舊知識點來引導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行做出比較,自行研究學習,充分展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如:教師在對《退耕還林 造福子孫》這篇課文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自行回憶《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篇課文,讓學生回憶引起黃河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治理黃河所采取的有效方案?這些問題對于完成《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篇文章學習的學生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他們對這些問題會非常踴躍的進行回答,課堂的教學氛圍被成功的調動起來。然后教師順著學生的思維和回答提出與退耕還林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自行進行合作探討。經過前期這一系列的學習之后,再進入到本次關于《退耕還林 造福子孫》的學習之中,對于文章的講解將會變得更加的容易,學生也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到知識的學習之中,教師只需要將課堂的主動性教給學生,自己進行從旁引導,便能夠高效的完成此次課程的學習。
二、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聾校的初中學生來講,由于他們在聽力上存在的缺陷,使得他們在對課文的理解和學習中變得較為困難,在此條件下,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夠取得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生的視覺、觸覺、味覺等感覺器官去對一些事物進行感知,通過感知來了解語言文字中所描述的場景。利用直觀教學法能夠有效的實現這種情況,讓學生在在學習的過程中將自己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中的客觀事物聯系起來。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成功應用到生活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將教學的畫面形象化和具體化,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應用。
例如:在對《月光曲》這篇文章進行學習的時候,可以通過情境模擬教學的方式來展開,讓學生進入到文章之中,幫助他們正確理解文章和文章之中的內容。然后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現象,假如你們是貝多芬,你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半途而廢,那么將會是怎樣的一種結果,你們還能夠順利的創出《月光曲》、《第九交響曲》這樣的作品嗎?此時學生會想象這樣的一種結果。然后將貝多芬的精神與當前的自己進行對比,找出自己在當前的生活中、學習中的不足之處,今后自己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應當采取怎樣的方式去面對。教師在教學中只需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讓他們自行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之中,使之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使教學的效果最大化。
三、根據教學需要,提供實際動手操作機會
在《全日制聾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之中指出,聾校的語文教育應當注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之中展開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掌握知識的運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盡可能的讓學生自行觀察和動手,讓學生在觀察和動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更有助于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聾校學生今后的學習帶來巨大的幫助。
如:教師在教學《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這篇說明文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理解更加的深刻,可以讓學生先對這篇文章進行自主學習,當學生學習完之后教師在帶學生到計算機教室,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際的操作,自行體會《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文章中描繪的功能。當然在使用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一部分學生發現計算機中的功能比文章中所描述的功能多得多,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課文中沒有提到的一些功能。
但是在此種教學方式之中,首先必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對課文充分的熟悉之后再開展和實施才能夠發揮出較高的效果。同時教師應當適時做好教學引導的工作,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并對其作出評價。值得注意的是,聾校初中學生和正常學生相比在知識面上相對要更加薄弱,他們在面對問題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較弱,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做好分類引導的工作,推進個別化教育。
四、結束語
總之,在聾校初中語文課的教學之中,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將初中語文教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
參考文獻:
[1]李朝霞. 淺談聾校初中語文課學生主體參與的引導[J]. 海峽科學,2011,09:90-91.
[2]黃麗嬌.義務教育階段聾校中的不平等現象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3]張松柏.中國聾校英語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4]王俊.初中聽障學生閱讀能力調查與教學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5]唐濤利.聾校語文情感教學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