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要】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圍就是課程的范圍。英語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工具性語言,它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所用。探索英語教學生活化: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尋找生活中的英語素材,用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大課堂,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結合起來;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語境,將學生家庭、學校、社會的生活經歷與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使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一體化。讓他們說感興趣的話題,描述喜歡的事物,運用所學知識交流傳遞真實的生活信息,講述生活中真實的經歷等,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的運用上,達到交際的目的。
【關鍵詞】趣味性;生活化;求知欲;交際
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圍就是課程的范圍”。我國教育家陶行知也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個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各種社會實踐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說過:“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驗改造。”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學習語言,是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語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工具性語言,它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所用。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要能夠使學生獲取處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趣味教育特別強調寓教于樂,寓教于情,因材施教,分類教育、個性發展和自主教學。所謂自主教學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要、獨立自主地、創造性地學習各種科學理論和文化知識。而老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只起到必要地引導、啟發和講解的作用,趣味教育不僅是培養人的智能、增長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人的情感智能、提高人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學習樂趣,把人培養成全面適應和社會發展,適應社會心理環境和自我心理作用的幸福人才。
根據語言習得研究理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動機是直接推動外語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因,是外語學習者在外語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覺能動性和積極性的心理狀態,是影響第二語言學習的關鍵因素(Rod E11is1994)。因此可以說,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發出來,即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就會自覺認真地去發現并解決問題。
我們現在所采用的Project英語教材,教學內容及設計都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內容涉及初中整個學習生活過程,從認識新朋友到畢業道別。有交友、購物、學習、旅游、上網、求醫、熱點新聞及部分熱門話題,生活氣息濃厚,非常貼近初中生認知水平。
目前,我校老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抓住這一特點,把課堂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使英語課堂充滿情趣。我們正進一步探索英語教學生活化: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尋找生活中的英語素材,用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大課堂,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結合起來;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語境,將學生家庭、學校、社會的生活經歷與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使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一體化。讓他們說感興趣的話題,描述喜歡的事物,運用所學知識交流傳遞真實的生活信息,講述生活中真實的經歷等,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的運用上,達到交際的目的。
1.英語教學內容生活化。現行教材是按照“話題”為單位編排的,我們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教材個人化、班級化、年級化、學校化、家庭化、社區化、家鄉化,從而真正達到趣味性生活化大課堂,達到用英語交際的目的。
2.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師應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努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動態真實的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讓生活走進英語課堂。
3.英語課內外作業生活化。讓學生的作業生活化,讓學生的日常生活英語化,讓地方特色英語化,真正實現語言教學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學,為生活而用。《新課程標準》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因此我們在設計課內外作業時要做到“趣味性、實用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語言的學以致用,讓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近生活。
通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英語,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產生學習興趣,有探索知識的愿望,教師的職能從傳授變為指導服務;學習的目標從單一到綜合;學習的空間從封閉到開放,從課內向課外、從教室向家庭向社會延伸,學習的過程變為從認識到實踐,并上升到拓展思維的訓練,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學以致用。
通過指導學生在生活中正確運用英語的研究和實踐,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可以更好地優化課堂教學,優化課程結構,形成一種“趣味性生活化英語大課程體系”。使我校教師的自身素質得到提高,教科研水平得到提高,促進自我提高、發展,大膽改進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英語這一語言工具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工作。
要想實現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我們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打破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壁壘,將課堂教學融入學生的真實生活中,讓英語走人學生的生活。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有著非凡的魅力,它是聯系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橋梁,對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有著深遠的意義。許多教育家和教師都對這方面有了研究,但很多研究并不深入,或者局限于理論方面。這將是我們研究的創新點。
對于學生來說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受母語的影響,英語語言表達的自動化程度不高,就是在英語課堂上,部分學困生也走不了對話場。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課堂組在實驗班率先開展了non-chinese speaking的每周一日積分活動,在這一天,要求大家必須使用英語,每次都有專人記分,違反規則要扣分。強制老師和學生從機械性語言操練開始,逐漸過渡了英語表達的自動化。
目前我校探究“趣味性生活化英語課堂教學”的成效顯著,全校400名選手參加了“CCTV希望之星英語口語風采大賽”信陽賽區的活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我校吳曉曼老師、李珍老師代表我市參加河南省初中英語學科優質課大賽,均獲得了省級一等獎;張燕等近10位老師參加全國微課大賽獲得了一等獎;趙春雷老師、梅芳芳老師、陸守紅老師被信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邀請為省、國培班老師做“英語課堂高效趣味性寫作訓練”、“英語閱讀的趣味化教學”和“英語課堂生活化班級管理”主題分享,我本人為省初中英語學科的名師、省初中英語學科骨干教師、部分地市初中英語學科的骨干教師、部分地市國培和省培學員做“趣味性生活化英語課堂教學”觀摩研討的分享,收到與會者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
(該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創設趣味性生活化英語大課堂的實踐研究》JCJYC150515039課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