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月
摘 要 新時期,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審美情趣也在發生變化,受眾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媒體形象代言人,播音員主持人應充分了解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特點,掌握傳媒語言的發展趨勢,豐富自己的語言表現,使自身的語言風格日益鮮明,提升語言傳播實效,使受眾在獲得聽覺與視覺信息傳遞的同時,獲得美的享受。基于此,文章對新時期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藝術展開探討。
關鍵詞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傳播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3-0134-02
播音員主持人與受眾的交流是由語言表達來實現的,通過語言將信息傳遞給大眾。從美學角度來講,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是一種藝術化的肢體詮釋與有聲語言的結合體,是向廣大受眾傳遞信息、實現交流的橋梁和紐帶。本文首先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藝術特點展開簡要闡述,其次就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風格類型進行了分析,最后詳細探討了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藝術的提升策略,提出了語言藝術的提升對策。
1 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藝術特點
1.1 語言規范性較強
普通話是我國廣播電視的專用語言也是最為規范的語言。合格的播音員主持人要做到字正腔圓,技巧熟練。而要真正符合上崗要求,縣級和市級主持人的普通話水平應達到一級乙等,省級以上則要到達一級甲等。學歷要具備大專及以上,同時還要持有《播音員主持人上崗證書》。可見播音主持行業對從業者的語言規范與專業水準具有相當高的要求,不是什么人什么條件都可以勝任。所以每一位主持人都應積極對照語言標準,規范表達與發音,將中國的語言魅力充分展現在節目成品中。
1.2 語言口語化較濃
播音員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將固定的書面稿件通過口語化加工進行播報,實現書面用語與口頭用語的巧妙轉化。例如,民生新聞的主持語言就要貼近受眾的生活習慣和審美訴求,通過對新聞事件的口語化轉述,甚至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特色充分展現語言對象感所產生的現場交流感,使新聞事件充分展現真誠與真實的一面,從而達到與受眾良性互動、形成共鳴的目的。但在實際工作中,還要盡量將生活用語中隨意性較大的成分剔除,從而保持播音語言的專業性。
1.3 語言靈活性突出
優秀的節目主持人應具備在較短時間內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具體體現在語句順暢、分寸恰當、邏輯清晰、用詞準確,并能充分運用停連、重音、語氣、節奏等外部技巧,使有聲語言立體生動,吸引受眾。除此以外,主持人還要有快速的反應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當主持過程中遇到各種突發狀況時,能夠靈活巧妙地運用語言扭轉局勢、調節氣氛、控制進程。這些能力的獲得和運用需要實踐的打磨和素養的提升。
1.4 語言時代感明顯
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老套路,而是在不斷變化與發展,其內容和形式的改變都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每一個時代的播音主持語言都和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密不可分,如果我們拿七八十年代的主持風格運用在當代的節目形態中,只會讓受眾迅速逃離。所以,將播音主持語言的創作置身于現代文化和新興語境中,運用恰當的創作規律,摒棄低俗和快餐文化等不良示范,巧妙使用新思維新語言,拉近與新時期受眾的距離,從而達到的良好傳播效果。
2 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風格類型
2.1 自然活潑風格
通常而言,少兒節目的主持人具備這一特征。這類主持人所能展示給觀眾最直觀、最形象的東西便是親和力。要具備自然活潑的氣質與魅力,就充分要運用簡潔的解說、到位的點評、親切的參與和自然的表演,達到與觀眾融洽相處、氛圍輕松愉悅的目的。例如,“80后”非常熟悉的鞠萍姐姐,就曾以她純真甜美的外部形象,自然活潑的主持風格,充滿愛與尊重的主持語言,贏得小朋友和家長的喜愛,成為中央電視臺最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之一。
2.2 親切柔和風格
在與受眾的交流中,運用自然樸實的語言、溫暖柔和的語調、真誠自然的微笑,是親切柔和類主持人的主持法寶。通常而言,這類播音員主持人語言隨和、情感細膩,善解人意,能夠讓受訪者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表達真實情感,獲取有用信息。例如,著名主持人魯豫,憑借其收放自如、親切平和的主持風格,獲得無數觀眾的肯定,其主持語言極富感染力,能夠巧妙地將口語與書面用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兼顧語言形式與內涵的完美呈現,這一點從《魯豫有約》節目18年來長盛不衰得以充分體現。
2.3 智慧儒雅風格
通常情況下,新聞評論性節目的主持人要具備智慧儒雅的風格。主持人的一句話就像生活哲理,通過深刻體驗與思考,通過凝練的語言表達出來[1]。一般而言,智慧儒雅型主持人可分為知識傳播型與說理型兩種類型。例如,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就屬于知識傳播型主持人,其語言風格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其主持的節目通常寓教于人,呈現出對知識的精確把握。說理型主持風格一般多見于政治傳播節目,例如主持人白巖松,他的節目往往語言邏輯性強,語言犀利令人深思。
2.4 風趣幽默風格
在日常生活中,幽默既為調味品,又為潤滑劑,尖銳中卻無刻薄,俏皮中又不直露,能夠充分體現出講話者高超的語言技巧。風趣幽默的主持人常常通過詼諧調侃的語言,為觀眾營造輕松愉悅的節目氛圍,輕松地調動觀眾的感情,自如地控制全場。例如,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憑借其深厚的知識儲備、較強的語言駕馭能力與靈活機敏的大腦,能夠通過巧妙的修辭與善意的嘲諷,甚至是自嘲,為觀眾帶來陣陣歡樂,提高了節目的表現力。
3 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藝術的提升
3.1 提升綜合素養
在廣播電視節目中,不管是新聞報道、采訪,還是節目主持、播音等,都對主持人的專業素養、語言修養等提出較高要求。沒有好的專業素養作支撐,就不能準確、到位、傳神地表達節目主旨,節目的感染了也將大打折扣。因此,作為播音員主持人,應強化語言訓練,學習播音知識與語言技巧,提升專業能力與心理素質,夯實語言基本功。語言的呈現也是思維能力的體現,播音員主持人在不同場合若想做到時時讓語言能夠通俗易懂、恰如其分,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人文底蘊。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快速準確地向受眾傳達信息,因此苦練內功,增加文化貯備,也是成為一名優秀主持人的必經之路。
3.2 重視語言表達
一檔成功的廣播電視節目,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某種角度來說,播音員主持人是一個節目的靈魂,其語言風格特色與語言內容形式等對觀眾的喜愛程度可產生重要的影響[2]。因此,播音員主持人應重視對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在節目中對語境準確把握,采用與播報內容相適應的語言風格。同時,應靈活掌握語言運用技巧,適當巧妙地運用口語,在保證語言規范性的同時,提升自身語言的親和力,進一步引起觀眾的共鳴。
3.3 豐富語言風格
在播音主持行業中,語言風格各具特色。針對不同的節目題材與內容,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各不相同,語言風格也會有相應的變化。即使是在同一個欄目中,節目題材與節目風格相對固定,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風格也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成功的主持人應該以觀眾的需求為依據,以欄目定位為依托,以傳播效果為目的,對自身語言表達技巧與方式進行適當調整,以恰當的語言與情緒結合觀眾的情感需求表達合適的話語,進而獲得更好的語言傳播效果。
4 結束語
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播音員主持人越來越成為廣播電視節目收視收聽率的重要保障。作為播音員主持人與觀眾進行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語言表達不僅是思想載體,更是一種傳播技藝。因此,播音員主持人想要得到受眾持續的喜愛與長久的支持,就要不斷增加知識儲備,持續強化學習動能,優化提升藝術修養,準確運用表達技巧,形成富有自身魅力的語言特色和主持風格,從而創作出更多富有感染力和影響力的優秀節目。
參考文獻
[1]陳凱.論播音員主持人語言美學風格[J].新聞研究導刊,2015(5):15.
[2]張博.試論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美學風格[J].視聽,2015(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