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凡
【摘要】英語閱讀是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之一。想要學好英語,閱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低效的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仍然困擾著無數英語教師和學生。為了快速有效地掌握語言信息,閱讀技巧的運用和準確的理解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指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有效地閱讀呢?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課堂教學實例,談談英語閱讀課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英語閱讀 有效性 課堂 活動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Book 2 Unit 4 Lesson1 Tomorrows world Reading “The Future of Cyberspace”.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教材圍繞人們對數字空間未來發展的設想展開話題。電腦和網絡是目前多數中學生經常接觸的事物,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現有的背景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預測電腦和網絡的發展,并思考這種發展可能產生的消極和積極影響。本單元的Warm-up 部分為第一課做了很好的話題和詞匯方面的鋪墊,因此本課可以從延續Warm-up的話題入手,讓學生進一步理解cyberspace 的含義,了解不同人如何預測數字空間未來發展及其態度。本課的生詞較多,也比較難。因此,最好在幾個活動中,分層次幫助學生學習,并在教學活動中不斷重現和運用新詞匯。本節課的重點是獲取互聯網發展的有關信息,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轉述信息,進行詞匯學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文章內容,弄懂人們如何預測數字空間未來發展及其態度;學習與數字空間相關的詞匯并歸納總結。
2.能力目標:理清文章的寫作結構,并能概括段落大意;說出專家對未來網絡空間的看法。
3.學會合作,分享和傾聽。
四、教學過程
Step 1 Lead- in
讓學生觀看一段網絡視頻,然后,通過兩個問題自然過渡到文本標題的解讀,同時,巧妙呈現有關數字空間的詞匯,讓學生有所感知。
What can we do on the Internet?
How do you think technology change our lives?
【剖析】該環節以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談論因特網帶給我們的好處和壞處以及科技怎么影響我們以后的生活。這既讓他們學到了與數字空間相關的詞匯,激發了他們對閱讀材料背景知識的了解,又能使他們很快進入狀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Step 2 Pre-reading
教師問學生因特網是怎么影響我們生活,并提出以下問題:
1. How does cyberspace affect our lives?
2. What can we do on the Internet now?
3. Who attacks cyberspace?
4. What effects do these attacks cause?
回答問題后,教師用圖片,定義,和例子讓學生猜測生詞的意思。
【剖析】該環節教師運用語境和圖片,圍繞話題預教詞匯,排除了閱讀障礙。為學生下面的預測做鋪墊。用圖片呈現單詞形象逼真,學生不易忘記。用語境讓學生猜測詞意更能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Step 3 Predicting
讓學生看文章的題目和相關的圖片預測文章的內容。
【剖析】該環節不但幫助學生梳理腦海中有關“網絡空間”的已存信息,而且培養學生預測文章內容的能力,讓學生知道如何進行預測,文章的題目,每段的第一句話以及相關圖片都是重要的提示。這種方法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引發他們對文本即將涉及的話題進行預測,激發了他們主動參與文本閱讀的興趣。
Step 4 Fast reading
快速閱讀有兩個任務:一是有目的地快速閱讀課文,檢驗預測結果。二是整體理解課文,讓學生找出段落大意并理清文章的結構。
Para.1 th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Para.2 pessimistic opinions about the future of cyberspace
Part 3 optimistic opinions about the future of cyberspace
Part 4 the future of virtual reality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Topic sentence:
How does the computer and the Net are going to affect our lives.
↓
th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
pessimistic opinions
↓
optimistic opinions
↓
our future in virtual reality
【剖析】該環節讓學生對文本結構及作者的行文路線一目了然:作者先呈現出中心句,然后說明因特網的使用在逐漸的增長,后兩段分別介紹了未來因特網的缺點和優點,最后一段談論了對虛擬現實的看法。引導學生讀出文章的基本框架:從Fact到 Opinion。
Step 5 Careful reading
學生精讀文章,填寫下列表格
th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In 1983 There were only 200 computers _____________ the Internet.
In the last thirty years The Internet____________
Now There are around 50
million and it is _____that the growth is _______
different opinions
__________ opinions ___________ opinions
________ in cyberspace
_________ can get into the computers of banks and governments.
__________
______the worlds computers,
cause ________,
make plane and trains _______ we can get ________________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t is clear that we are going to see _________ in the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buy books
find out about holiday _____
______ tickets
We will get ___________ from the Internet.
It is _______that television and mail service wont _________ with ________________ of e-mail
our future in virtual reality
Computers are__________ with sounds and pictures, __________makes you feel as if you are in a real situation
Virtual reality wi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該環節讓學生對文本進行細節閱讀,提取細節信息,對文章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歸納和概括,理解和掌握因特網是怎么影響我們生活的以及不同專家所持的不同觀點;同時,復習詞匯,增加學生接觸和使用詞匯的機會。此外,用含有目標語法的句子重組信息,為下節課的語法學習奠定基礎。
Step 6 Post reading (group work)
以小組活動的方式,問答和表述課文中的信息。每一小組四人(ABCD),A同學采訪BCD 三位同學。
Student A—journalist
Student B—an expert who is pess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Student C—an expert who is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Student D—an expert of virtual reality
活動前,教師給出表達觀點的句子: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n my opinion,…/It seems to me that…/ personally, I think…/ From my point of view,…等
【剖析】該環節是語言輸出的一個重要環節,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鞏固了所學內容,又練習并使用了新學詞匯。此外,不但呼吁學生要正確對待網絡,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五、思考
本堂課是一節閱讀課,學生在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中,掌握閱讀方法來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中,學生所給的任務由易到難,遵循著從語言的輸入到輸出的體系。因此,體現出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從中,筆者發現一堂有效的閱讀課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1.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一般而言,教師可采用“課前布置閱讀任務,課堂上讓學生展示,分享,討論”的方式,激發學生積極完成閱讀任務和參與課堂活動。
2.任務的有效性。不論是課前預習還是課堂活動,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任務都要難度適中,具有可操作性。給學生的任務說明,也要盡量清晰具體,以便學生明白該做什么,如何做。比如,本堂課中,在做group work 前,我分工明確,四人一組,其中,一人是記者,剩下三個都是觀點不一的專家,記者的任務是采訪這三位專家。我相信,在活動中學生們一定會有的放矢地完成具體的任務和目標。
3.師生的互動性。教師在課堂上是指導者和組織者,應與學生開展有效的互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本堂課,我為學生營造了開放的學習氛圍,師生互動良好。我認為課堂的有效互動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課前,教師讓學生帶著相關問題預習新課,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排除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新詞匯等。課堂上,教師給予學生充分表達和交流的機會,在此期間,教師要通過提問,分析,總結等方式,給予學生點撥。
參考文獻:
[1]王薔.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楊志清,劉曉玲.英語教學效率模式理論框架[J].英語與英語教學,2002,(1).
[3]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J].英語教學,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