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峰
物理課程是高中教學階段的重要學科構成部分,對于幫助學生探究世界發(fā)展規(guī)律,豐富自身的邏輯知識建構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在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有意識的采用探究型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獨立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自主的課程探究過程中獲得收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實現學生個人專業(yè)知識與綜合素質的提升。本文主要立足于目前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現狀,簡要分析探究型教學模式對于改善高中物理課程教學有效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模式;高中物理教學;應用研究
探究型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老師的帶領下,以科學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問題,獲取知識,實現個人專業(yè)知識與操作能力的提升。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推廣,對于高中物理課程的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zhàn),鼓勵學生具備自主探究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既是立足于學生個人能力發(fā)展的要求,也是學科建設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本文主要立足于探究型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程中的應用,對于改善該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與總結。
1 探究性教學模式的內涵以及學科優(yōu)勢特征
探究性教學模式主張學生以模擬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學習的過程。在具體的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需要學生自主的進行探究學習,研究所收集的資料并且自主的得出結論,在這一過程中,老師需要進行及時的問題指導,幫助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過程,并且對其結論進行科學的評價與修正。與此同時,在探究性教學模式的開展過程中,老師需要重視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自主表達的個性化空間,在民主,開放,平等的學習氛圍中開展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
物理課程本身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邏輯性,需要學生具備不錯的邏輯思維素養(yǎng)。常規(guī)的物理課程教學包括理論知識串講,物理實驗以及物理小制作等三個環(huán)節(jié),探究性教學模式在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有其自身的獨特優(yōu)勢。首先,探究性的教學模式鼓勵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在自主的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素養(yǎng)。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實現個人專業(yè)能力的提升。其次,探究性的教學模式鼓勵形式多樣的操作方式,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比如說,可用于教學過程的某一環(huán)節(jié), 可以是從問題到結論的全過程的探究, 也可以是局部的探究, 從思維過程來說, 它可以是歸納式的, 也可以是演繹式的, 還可以是類比式的。最后,探究性的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與培養(yǎng),為促進學生個人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
2 探究性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2.1 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巧設問題情境。
在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老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監(jiān)督,在老師的正面指導之下幫助學生進行實驗的方案設計與問題研究。一方面在于,在具體的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存在差異性導致探究性教學開展的會面臨困難;另一方面,學生需要在老師的正面指導之下學習科學的探究思路與操作方法。所以,老師在高中物理課程的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需要發(fā)揮個人的教學主導作用,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有趣的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對探究性學習方式的熟悉與掌握,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老師需要依據不同的學生基礎設置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要求,幫助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問題探究的全過程,實現不同物理學習基礎學生的共同成長。比如說,例如在進行機械能轉化與守恒定律教學中, 教師可以在教室的天花板上懸掛一根細鋼絲繩, 下面懸掛一個質量為 1kg 的鐵球, 把球拉開一個角度, 并貼近自己的鼻子, 隨后讓鐵球自由釋放, 并站在原來的位置, 等待球的返回。問題 1: 球會撞到嗎鼻子? 問題 2: 如果教師用力推球, 給球以初速度, 等到球再一次擺回, 教師為什么離開了原位置?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 可以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和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而學生自己通過實驗產生質疑, 反復探究, 也能增強其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2.2 利用物理概念引導學生的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的教學模式主要學生在概念,規(guī)律的引導下,以實驗探究的方式親身體驗,從而達到對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所以,巧妙運用物理課程中的概念,規(guī)律進行探究性的教學是一有效突破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需要詳細的了解相關概念的深刻內涵與外延知識,為有效的開展探究性的教學內容奠定基礎。與此同時,老師需要注重學生思維的啟發(f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啟發(fā)學生對概念和規(guī)律進行推理訓練。比如說,在講到水體保護時,不能對于工業(yè)廢水的處理方案進行淺顯的講解,需要結合現代污水處理技術,通過實地調查以及拍照分析,講解污水的形成以及處理方案。與此同時,由于水體污染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老師可以建議學生以此主題進行一次專題報告,讓更多的人了解水體保護的相關知識原理,讓身邊的同學認識到保護水體污染對于自身的重要性,而不僅僅將這一工作交由少數的環(huán)保專家完成,需要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參與環(huán)境保護。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 在教學實踐中, 通過對教材和教學內容的大幅度調整, 傳統(tǒng)教學和現代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等幾方面的努力, 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必備的化學知識, 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提高學生的科技人文素質。當然, 對于教學改革的探討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 與時俱進, 對教學有極大的興趣, 滿腔熱情地從事教學工作, 不斷地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 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婭.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核心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02).
[2]湛正香.新課改下探究性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習題課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2(16).
[3]徐雅琴,李穎嬌,付穎,葉非.農業(yè)院校工科大學化學教材建設的思考[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2(05).
[4]劉利萍,甘孟瑜,張云懷.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大學化學教學改革[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3):8.
[5]車云霞,申泮文等.普通化學多媒體網絡課程的開發(fā)與應用[J].大學化學,2003(04):18.
作者單位
山東省新泰市第一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 2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