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在轉型發展的背景下,為了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需要從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入手,積極作出改變。本文從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入手,對現階段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從學校和教師兩個層面提出了促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轉型;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當前在轉型背景下,地方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指向應用性的特點,而實現這一目標的任務很大程度上落在了教師的頭上。因此,教師成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力量,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強弱則成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應該引起獨立學院的充分重視。
1 地方獨立學院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必要性
1.1 地方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的需要
地方獨立學院在自身辦學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應該以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作為目標,培養應用型、服務型、技能型人才。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踐行者,需要具備較高的實踐教學能力。因此,提升地方院校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勢在必行。
1.2 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需要
很多教師上課“重理論、輕實踐”,導致課堂上教學說教較多,而讓學生動手實踐機會較少,教學效果不如意。因此,要提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就必須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增強教學效果。
1.3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需要
提高教育質量是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重心。而教育質量如何,關鍵在于學生的學習、實踐和創新能力。提升教學的教學實踐能力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因素。
1.4 緩解獨立學院就業壓力的需要
解決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就必須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因此,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對緩解就業壓力有很大幫助。
2 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人才培養重理論、輕實踐。
獨立學院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課程設置中普遍存在理論課與實踐課所占比例不均衡,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的現象,影響了教師和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2.2 教師隊伍結構單一
獨立學院的教師大多是畢業后直接任教,他們理論基礎過硬卻缺乏實踐動手能力和在一線工作的經驗。外聘的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又較少。教師結構的單一化不利于實踐教學的進行,不利于教師自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和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
2.3 經費投入力度不足
獨立學院在辦學的經費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實踐教學方面因經費投入力度不足導致實踐教學的教具不全、實驗設備匱乏、實踐教學基地不夠穩定等,這些直接制約著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影響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2.4 提升平臺搭建不夠
獨立學院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平臺搭建不夠,導致教師實踐鍛煉的機會較少。比如,很多獨立學院沒有與企業達成有效的協同機制,教師就很難有機會深入企業一線進行實踐鍛煉,而在進一步指導學生處理實踐問題上就會有難度,培養出來的學生同樣缺乏實踐能力。
2.5 評價和考核機制不健全
獨立學院在評價和考核教師的時候往往以職稱、科研、學術水平等評估指標來評價教師,而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關注較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師實踐教學自我提升意識不足。
2.6 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意識淡薄
獨立學院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的意識比較淡薄。教師主動開展實踐教學的意識比較淡薄;同時教學方法大多采用講授法,方式單一,學生實踐動手較少;最后教師橫向課題開展較少,而縱向課題研究較多。
3 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探索
3.1 在學校方面
3.1.1 轉變傳統教育思想,擴大對轉型發展的宣傳。
獨立學院應在轉型的意義、辦學定位、目標要求等方面加大轉型發展的宣傳力度。根據轉型發展的目標和要求查漏補缺,轉變傳統教育思想,全面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3.1.2 調整教師隊伍結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獨立學院應以優厚條件來吸引企事業單位的高級技能人才作為本校專業教師。在調整教師隊伍結構上,需著重培養“雙師型”教師,使得教師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具有較高的專業實踐技能。
3.1.3 完善課程體系,加大實踐課程比例。獨立學院應該按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減少原有的理論課程,加大實踐課程的比例,突出實踐實訓課程的設置。
3.1.4 增加經費投入,完善實踐教學條件。
獨立學院應該適當加重實踐教學所需要的教具、實驗設備等方面的經費比重,以確保實踐教學的順利實施。
3.1.5 搭架多樣化平臺,增加教師實踐鍛煉機會。
獨立學院應加強對實踐基地的建設,同時也為教師創造外出學習的機會,讓教師深入一線進行專業實踐鍛煉。
3.1.6 完善評價體系,構建考核激勵機制。
獨立學院應突破傳統的以學歷職稱、學術成果等為教師評價的標準,而應把實踐教學水平納入其中,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從而激勵教師自覺主動地開展實踐教學。
4 教師層面
4.1 認清發展趨勢,提升自我實踐意識。
獨立學院的教師應看清應用型大學發展的形式,反思自我,提升自我,積極主動地提升實踐教學能力。
4.2 以生為本,提供多樣化課堂。
獨立學院教師在轉型背景下應以生為本,多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采用多樣化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切實做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4.3 豐富實踐經驗,多途徑鍛煉自我實踐能力。
獨立學院教師應該主動尋找機會,多渠道、多途徑地豐富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促使實踐教學能力得到提升。
4.4 圍繞轉型理念,開展橫向課題研究。
獨立學院的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圍繞轉型發展理念,開展多樣化的橫向研究課題,在企業一線深入調查研究,以達到提高自我實踐教學能力的目的。
總之,在轉型發展的背景下,學校要搭建實踐鍛煉的平臺,完善各種機制。教師要提高自我實踐教學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最終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應強.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可能效應與主要問題[J].大學教育教學,2014(06):29-34.
[2]黃新波,等.關于提升高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機制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4(11).
作者簡介
常璐(1984-),女,湖北省鐘祥市人。碩士學位?,F為湖北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課
程與教學論。
作者單位
湖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湖北省黃石市 4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