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嬙
【摘 要】社會中的一些不道德問題引起了做為一名人民教師的我的反思,更加知道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教學中的德育方法有很多,每個都不是萬能的,但每個也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各有所長,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不同德育方式的運用。
【關鍵詞】教學;德育;滲透
一、社會現象
人人都慷慨激昂的陳述要打擊犯罪分子,但真正面對兇殘暴戾的歹徒時,能有幾人挺身而出?人人都信誓旦旦的保證要廉潔自律,但真正面對糖衣炮彈的誘惑時,能有幾人潔身自好?有人說這是社會問題,有人說這是道德問題,也有人說這是人心問題。而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說,這是德育問題。
看到這個現象,我覺得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也許我改變不了整個社會的大現象,但是身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更深一步的知道了德育工作的在當今時代的重要性,以及在學科教學中更要注意德育工作的滲透。
二、關于德育
1.德育定義
德育,首先什么是德育?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2.德育內容
德育包括很多內容,有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以及勞動教育,此外還有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自覺紀律教育、民主與法制觀念的教育以及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
3.德育方法
(1)說服就是一種很好的德育方式。要提高認識、啟發自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就需要運用說服的方法來講清道理,說服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要求學生遵守道德規范、養成道德行為,使學生明白、認識,只有學生的認識提高了,認識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覺去履行。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尤其的是低年級的課本中,有時會涉及到頑皮的孩子受到批評后道歉的文章內容,這時要及時的對孩子進行德育的滲透。但是在其過程中要注意內容要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同時注意時機、以誠待人。
(2)榜樣示范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要給學生做一個好榜樣。這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教師在學生的面前應樹立良好的形象,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要求學生做到,老師就必須先做到。教師被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像“園丁”,像“春蠶”,像“蠟燭”,愛崗敬業,終生奉獻。這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更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這就要求教師在學識上、品德上都應成為學生的榜樣。老師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語言,端莊的舉止,豐富的知識,給學生終生的影響。這就是說,具有良好的自身修養和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師可成為學生的楷模,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目的。
鼓勵同學之間學習良好的榜樣也是德育的一個方式,這是教育學生最有感召力、說服力的榜樣。但是要注意選擇好學習的榜樣,從而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引導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3)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修養。學生品德的提高是一個能動的發展過程,它的成效同學生個人能否自覺主動進行道德修養緊密相關,學生的年齡愈大,他們個人進行的道德修養在自身品德發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提高他們的修養能力,如果沒有道德的修養,個人的進步就是不可能的。所以日常教學中要根據課文要求學生要經常性的靜思反省,勤儉節約。自古至今,從孔子、老子、孟子、旬子等哲學家、教育家,到近現代的每一位偉人,都首先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煉與提高,不養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行,則難以勝任社會的需要。教師要創設環境鍛煉學生的意志力,磨練學生的意志,指導學生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監督、自我禁止以及自我命令,使學生逐步成熟起來。自我鍛煉。
(4)適當的對學生進行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表揚獎勵是對學生的良好思想、行為作出的肯定評價,以引導和促進其品德積極發展的方法。適時的對其說“你真棒!”批評處分是對學生不良思想、行為作出的否定評價,以幫助他們改正缺點和錯誤的方法。同時運用獎勵與處分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公平、正確、合情合理;發揚民主;注重宣傳與教育。德育方法各有不同,各種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與作用,每一種方法都是進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萬能的,它們之間相互補充、配合,構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統。
三、總結分析
德育工作看似簡單,實則繁重,還需要我們鍥而不舍的去實行。德育工作就像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的積累,才有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壯麗;德育工作就像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的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德育工作就像遠航的輪船的船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只要我們不懈努力,一定會日益發現孩子們的良好改變!
【參考文獻】
[1]《說謊臉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