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
摘 要:新時期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小組合作教學已經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促進學生之間互助探究,提升合作意識。通過對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的意義分析,進而提出合作教學的策略,希望可以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合作教學;小學語文;互助探究
一、小組合作教學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真正的主人,作為語文教師要為學生搭建表演的舞臺,幫助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小學語文的小組合作教學就是給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指點和鼓勵。
2.培養學生集體意識,促進互助探究
一個班集體需要有凝聚力,學生對班集體要有集體榮譽感,通過合作學習對于集體意識的培養意義重大,學生在語文學習小組中合作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促進互助探究。
3.提升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課堂學習中每個學生的想法都不一樣,不同的思維火花可以碰撞出新的想法,有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通過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可以讓學生的不同思維產生碰撞,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小學語文合作教學的策略
1.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要具備科學性
學習小組組建的科學性為小組學習效率提供了基礎支撐。小學階段語文學習小組的組建需達到學習內容和學生實際的統一,分別根據學生的優勢進行角色分工,組長、記錄員、匯報員、更正員(補充)各司其職,人人都能發揮自己在小組學習中的作用,并有意識地進行角色互換,引導組內人員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做到“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最終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學生主動參與興趣的培養是合作學習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
小組學習的過程是尊重與被尊重協同發展的學習過程,合作學習的前提是有一個統一的學習目標,教師既要鼓勵學生勇敢發言,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更要培養學生認真聆聽的態度,學習身邊人的優點。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基礎上,達到合作學習的學習目標。
3.明確的學習任務為合作學習提供正確的方向
如今小組學習的課堂模式變得越來越形式化,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對于學習任務不夠明確,所以,在進行小組學習之前,教師需要將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布置下來,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以后,在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4.合作學習的形式要根據學習內容多樣進行
合作形式與合作內容是否匹配直接關系到合作學習的效率,有效的學習形式應當是根據學習內容制訂的合作學習形式。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我們可以選擇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課內合作與課下合作、規范合作與簡約合作、長期合作與短期合作。高效的合作學習,必須有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與相適應的學習內容相結合。
5.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能力的培養
自主學習能力在語文課程中的體現在于學生對課文的自讀自悟,只有自身深刻感悟后進行的交流活動,才是有效的合作學習。如果學生對課文了解不夠深入,就不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就不能提供交流討論的觀點,更無法形成有效的共同意見,所以,自主學習在合作學習中至關重要。而良好的交流能力是學生正確表達自己觀點、歸納小組成員觀點的先決條件,只有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才會產生小組內應有的積極合作動力。
6.學生獨立思考和參與討論的時間要充足
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獨立思考和參與討論的時間經常得不到保證,最終導致學生思考不到位,合作不深入,最終喪失了合作學習積極性。所以,在進行小組學習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并強調討論過程中緊扣重點,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又保證討論時有觀點、有效率。在匯報學習成果時,多種方式給學生創造展示機會,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
7.重視合作學習效果的總結和反饋
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學生的表現,并在課后進行總結和反饋,學習效果評價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模式的改進,教師需要注意每個細節并進行正確具體的指導,最終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
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要想提升合作意識,促進互助探究,必須注意教學策略的運用,這樣才能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促進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董國艷.快樂與快樂的碰撞:小學語文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3).
[2]黃春玲.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7)
[3]裴娣娜.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發展性教學實驗室研究報告之二[J].學科教育,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