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學生今后各科學習的基礎。但是在傳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傳統且單一,導致學生學習興趣與效果都不高。為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將兒歌融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降低識字教學的難度,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從小學語文的角度出發對小學語文中的識字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兒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兒歌是一種具有特色的藝術形式,其內容形象、節奏感強、篇幅短小且易記憶。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兒歌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可以方便學生記憶,有助于在寓教于樂中促進學生識字效果的提升。但是,如何將兒歌有效融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呢?筆者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拼音兒歌,培養學生想象力
拼音是小學生識字的基礎,對學生將來的識字學習具有重要意義。但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通常要求學生以死記硬背的形式記住拼音。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可能導致部分學生逐漸喪失學習拼音的興趣。為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將兒歌融入拼音教學中,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以小學語文拼音“i、u、ü”中的“i”教學為例,教師在講到這一教學內容時,首先可以帶領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ɑ、o、e”,并要求學生說出相關兒歌,如:“張大嘴巴ɑɑɑ,公雞打鳴ooo,白鵝游泳eee。”教師表揚學生之后可以以談話引出本節內容,如:“同學們猜一猜今天教師又會向大家介紹哪位新朋友呢?”然后借助掛圖為學生出示一件衣服,此時學生看圖可以猜出教師即將要教的拼音,教師可以將“i”在黑板上板書并為學生講解:“沒錯,這就是衣服的衣的讀音i”,然后為學生范讀并講解讀音技巧“牙齒對齊iii”,為加深學生記憶,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相關的問題,如:“除了衣服的衣你還能找到i的相關讀音嗎?”“看到i你會想到什么?”通過這樣的問題可以鍛煉并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此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二、偏旁兒歌,加深學生的理解
我國的方塊字多由象形、聲音和意義組合而成,博大精深且種類繁多,通常同一個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字且有著不同的讀音。故為小學生識字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學生常常對“長得差不多的字”混淆,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對此,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將偏旁兒歌融入教學中,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辨析“清、睛、情、請”這四個漢字時,首先,教師應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如:明確這幾個字屬于形聲字,然后查閱形聲字的相關資料,發現其特點是聲旁多表音,形旁多表意,并根據其特點創編相關的兒歌順口溜。然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介紹形聲字,講解聲旁與形旁的相關釋義,為學生引出自己創編的兒歌:“學習形聲字,有個小秘密。聲旁多表音,形旁多表義。分清聲和形,困難變容易。”如,教師可以以“清、睛、情、請”為例,讓學生指出這些漢字的聲旁與形旁。在學生理解形聲字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的偏旁,猜想其與什么有關,在學生猜想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做出解釋并引出自己創編的偏旁兒歌:“有水才說清,有目是眼睛,有心情誼深,有言去邀請。”通過這樣的兒歌幫助學生辨析漢字的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
三、漢字兒歌,激發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理解認知能力有限,思維處于形象具體思維階段,好動且想象力豐富。因此,在傳統單一、枯燥的識字教學中學習效率不佳。對此,在新時期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中融入一些漢字兒歌,以此增強小學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如,教學松樹的“松”字時,教師可以根據松樹四季常青,樹葉像針的形象特點創編相關的兒歌:“四季松,四季綠,手兒小,手指細,筆直站定志氣高,守衛人民不放松。”通過這樣的兒歌識字教學可以讓學生掌握“松”的同時,了解松樹的形象特點,有效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又如,摔跤的“摔”字,教師可以根據摔跤的動作為學生創編相關兒歌:“小朋友要記牢,出門看路別摔跤,摔倒受傷損失高,道路安全很重要,腳下情況要顧好。”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在學習記憶“摔”字字義的同時可以為學生滲透一些安全教育。另外,教師在講到火爐的“爐”字時,可以為學生畫一間小房子,房子中燃有一簇小火苗的火爐,并引出創編兒歌:“一座小房子,爐子功勞大,屋里暖洋洋,火苗微微亮。”通過畫畫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主動性,然后借助兒歌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綜上所述,兒歌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將兒歌融入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想象力,促進學生識字能力與效率的提升,有助于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拼音兒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借助偏旁兒歌幫助學生對漢字進行辨析,加深學生對漢字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另外,教師可以創編相關的漢字兒歌,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高玉鳳.兒歌促進小學語文有效識字教學探究[J].中國培訓,2016(2):233.
[2]姚瑤.兒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22):62.
[3]朱玉梅.利用兒歌促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新課程(上),2016(3):147.
作者簡介:崔敏(1976—),女,漢族,小教高級,主要從事小學生語文教學和心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