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英
摘 要:以語文教學如何做到創新為課題,提出了新形勢下語文教學要以鮮活、有趣為目的,吸引學生眼球,達成創建良好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全新的教學模式的標準,以教學實際列舉了教師在教學改革中不斷創新的做法,培養學生創新性的思維以及創新在語文教學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式教學;教學氛圍
一、語文教學創新是新時代的總要求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專業性人才,還需要復合型人才。因此,學校的教育要符合社會的需求,培養的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服務于人民。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很多學科都建立在學好語文的前提下。如,學不好語文,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數學應用題;學不好語文,就理解不了中華民族的淵源文化,歷史、地理等學科的領悟勢必受到影響等。網絡、自媒體、計算機等行業的迅猛發展,對文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些檢索用的數據,看起來屬于理科范疇,實際上離不開語言和文字的指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運用文字向學生講述操作的原理和方法,所以,語文教學只有跟上新時期的腳步,才能成為有用的工具,助推科技發展。
中國的文字從甲骨文到復雜的繁體字、再到簡單的漢字,都體現了祖先的智慧。語文教學既要尊重歷史,又要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教學上,既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又要啟發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最終實現駕馭文字的目的,使語文這一學科成為幫助每一個人開發潛能的有力武器。如果說,教學的目的為了應試,那么學生在畢業后很難在社會立足,有的人還不得不重新修習一些工作方面的知識,這樣的教育是不成功的,只有以修煉實際技能為目標,讓學生在創新的教學模式下做到活學活用,培養更多有創新能力的多面手,才稱得上是合格的教育。
二、創新式教學的模式應靈活多變
前面提到了創新式教學的重要性,也是時代的要求,那么如何創新呢?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具有創新模式的教學實例: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講解課文時,可以讓學生戴上耳機,一邊聽著動聽優美的背景音樂,一邊體會文中的思想和作者創作時的處境;將課本制成鮮活的文字配圖或動態的科幻動漫片,讓學生在新奇中受到刺激,以吸引學生眼球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可以到戶外去實地調查,將課文中描寫的自然景觀加以渲染,讓學生身臨其境;以現場發揮的形式,讓學生做口頭文章或者作詩,培養學生出口成章的能力;在模擬的環境中,讓學生體會當時的社會背景,陶冶情操,增加文學素養。
組織學生進行演講、自編自導小話劇等活動,一是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二是讓學生把課文搬到舞臺上,通過參與劇中的角色扮演,理解文中人物角色的心情,體會作者的用意,讓學生對課文印象深刻。
鼓勵學生做小發明和小創造,點燃學生心中的創新之火,讓學生自己策劃活動、編寫廣告詞,設立口號、隊呼、標語等,讓學生真正活學活用。
教學手法上,教師要多設立提問環節,讓學生跟著老師互動;以游戲的方法,引發學生思考;用猜謎、問題多選等形式制造懸念,活躍課堂氣氛,引發學生大膽發言,避免教學的枯燥乏味。當然,創新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嘗試,大膽運用,給學生營造積極樂觀、團結友愛的集體氛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開拓意識,對學生的創新給予支持和鼓勵,讓學生成為有自主性和開拓性的時代精英。
三、創新式教學要求教師提升人格魅力
以上提到了諸多創新性教學的方法,但是,要想真正收到良好的創新式教學效果,教師的因素也很重要,能否實現創新,教師的綜合素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教師首先要有創新的頭腦和創新思維,積極主動地策劃教學方案,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比如,教師提議的活動,應確保學生喜歡,能積極配合,并且教師要有足夠的人格魅力,令學生佩服,比如,寫得一手好字、出口出章、對名作如數家珍、對唐詩宋詞倒背如流,是學生爭相效仿的對象。還有,老師不能板著一副面孔,要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甚至允許學生犯錯誤,對于逆反的學生給予疏導,要有耐心,用愉快的情緒感染學生,讓學生輕松地學會課程內容。
要想做到創新式教學,教師必須具備以下素質:高尚的師德、友善的愛心、良好的審美觀、高度的責任心、扎實的文化功底、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高尚的師德和友善的愛心是指,教師本著為學生負責的精神,不能圖輕巧,不能保持原有的老套教學方式,要針對教育體制改革的方案,制訂出因人而異的教學計劃。良好的審美觀和高度的責任心是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被社會所不齒的,所有,不符合人文素養和不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論點,都不能出現在教學中,要有高度的警覺性,不能一心只想著創新,而全然不顧造成的不佳后果。扎實的文化功底是指教師要改變單調教學的模式,多讀、多看,把全面、廣泛的知識帶給學生,讓學生耳目一新。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體魄,是指教師在研究創新的道路上,要經得起嘗試的辛勞,舉一反三,經得起推翻原計劃、制訂更好方案的“折騰”,用健康的心理和體格迎接創新的大潮。
參考文獻:
[1]王洛倩.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J].現代閱讀(雜志教育版),2011(2).
[2]顏移秧.專業課思想政治導入淺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6).
[3]錢霞.注意教學中的環節[J].中國校外教育報,2009(5).
[4]韓榮.淺談學生對學習興趣的培養[J].教育革新,2010(1).
[5]胡娜.如何改善教學課堂氣氛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1(11).
[6]陳惠珍.新課標下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