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雁兵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越來越注重體育教學。尤其是在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下,體育教學改革成為社會的必然要求。新課程改革之后的教育教學要順應時代的潮流,逐步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人才。尤其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學生面臨的考試壓力比較大,身體負荷重,體育教育有助于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如何有效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是廣大體育教師關注的問題,本文就此問題展開討論,旨在探究高中體育教學創新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體育;教學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31-02
體育課程是高中文化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高中體育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塑造學生人格,推動學生向全面發展的方向前進。而在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中,很多教師忽視了教育教學的作用,把體育課程放在次要的地位。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值得教師們探究的問題。以下是關于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教學方式的幾點建議,希望能為教師提供參考。
1.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基本都是處于邊緣化的地位,老師和學生只注重高考的考試科目,忽視體育教學,甚至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生,學生只需要學習成績好就足夠了,體育成績馬馬虎虎就可以。這種陳舊落后的教學理念不符合當下社會發展的要求,要想做到體育教學創新,首先就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學理念。只要教師和學校首先重視體育教學,學生才會重視體育鍛煉,才會形成體育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學校需要保證高中體育課堂學生時間,不隨意壓縮體育課時間,把體育課設為專門的課堂,不在體育課堂上進行與體育項目無關的活動,把時間還給體育,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體育課堂上,要認真教會學生一些基礎性的體育項目,讓學生在課堂上找到自己的運動興趣,發現自己的體育特長所在,就會喜歡上參與體育運動,既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培養。此外,注重體育考核也是重視體育教學的表現,體育考核不僅以學生的期末運動成績作為參考依據,還應該根據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平時參與運動的情況、對待體育課堂的態度來綜合評價,不僅注重結果,更重要的是注重體育運動的過程。
2.注重體育教學的德育教化功能
體育是具有運動性、健身性、娛樂性、競技性和協作性的一門科目,和其他教學科目相比,體育綜合了運動性和理論性,體育背后的精神內涵也是和其他科目有所不同的。體育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健身,學會運動,更重要的是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培養學生競技能力,讓學生在鍛煉的同時,可以調節身體機能,放松心情。教師在運動教學的同時,要兼顧體育德育教學,通過體育精神來激勵學生,實現師生在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教師在體育課堂上可以適當引入一些體育名人的故事,講解他們通過自己的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在體壇上大放異彩的事跡。讓學生了解體育運動背后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學生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學會堅強樂觀地面對生活。在經濟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而又需要合作的社會,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高中體育正好就是一個具有競技性和合作性的項目,體育運動的本質在于競技,而一些體育項目又需要團隊成員的合作才能完成。教師通過發現并發掘體育運動的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發揮體育在德育教化方面的作用。通過德育教育,有利于增進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喜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
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在于促進學生體力和智力的共同發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身體鍛煉,還要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以前的體育教學模式是,教師在體育課堂上和學生講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而不會說為什么應該這樣,為什么不應該那樣,學生只會機械式地接受教師的思想,不會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智力發展的素質趕不上體能增長的速度。教師在教學生運動時,需要講解清楚做每一件事的原因,促進學生的智力開發。
比如說,教師在教學生進行三級跳遠時,親身示范是如何起步的,這樣起步的原因是什么,怎樣通過大腿和小腿的彎曲來最大限度地發力,在起跳之前如何調整自己的姿勢,用何種姿勢可以有助于自己跳得更遠,為什么用這種標準化的姿勢可以跳得更遠。通過這樣引導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可以促進智力水平的提高,體現創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的優勢,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結語: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心智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桂成率. 新課程理念下關于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探析[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6).
[2] 鄧征軍. 新課改視角下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