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曉波
【摘要】伴隨著信息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地理教學的模式迫切需要從傳統的教學方法或者簡單的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轉變成為對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使地理學習更加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時代需要。本文針對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期實現對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
【關鍵詞】地理教學 信息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161-01
信息科技涵蓋的內容比較多,包括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對信息進行收集、整合、保存、溝通、使用的方法等系統過程。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學習的使用工具應用到課程學習中,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量和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到學科教學中,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師的教學方式,可以實現師生學習的方式,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的學習環境。
當前,我國的地理學科正在進行著一次質變的改革。在這場改革變革中,主要的就是信息技術和地理學科的相融合以及整合。地理教師在要掌握好運用信息技術這項技能,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水平。但是目前我國的中學信息技術應用于地理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展開分析。
1.信息技術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運用的現狀
1.1地理學科信息化建設匱乏
地理學科在中學課程中不屬于主科,因此,比較其他學科而言,地理學科的信息化資源較為稀少,地理學科的數字化資源建設方面的完善還有較長的一段距離;地理學科的資源共享方面需要進一步的去完成。
1.2信息化在地里學科中的應用未得到重視
目前的教學現狀使我們認識到:地理學科教學必須和信息化建設結合起來,教師也要不斷學習使用信息技術這一工具。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導致地理學科的地位未被重視起來,盡管地理學科已經被納入高考中。在部分學校,因為地區或者是學校教學條件相當落后,相關的信息化設備使用受到約束,優秀的教學資源在地理學科教學中無法得到應用,嚴重削弱了教師對信息化應用的積極性[1]。
1.3地理教師的信息化使用效率低
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地理教師不愿去使用信息化技術,他們憑借自身的教學經驗來進行教學,在信息技術的使用方面較為生疏,另外教師也未在信息技術的研究使用方面投入過多的精力;剛走出校門的教師對于課、教學目標等方面的經驗不足,在信息技術的使用資源方面受到限制,也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的使用效率。
1.4教學評價體系未改變
大部分學校仍然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唯一標準,這同時也導致教師在學生的成績方面投入過多的精力,在對信息技術開發和資源共享的建設方面卻無暇顧及。因此,信息技術的應用就會變得更少[2]。
2.信息技術應用到地理教學中的策略
2.1建立地理學科的信息資源網站
地理學科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包括了對資料的采集、整合、處理以及教師用什么樣的方式展現給學生,身為教師應該不斷學習用信息技術來完成教學任務。學校的地理教師要采取分工合作,利用信息技術創造一個嶄新的教學模式。
2.2師生要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如何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課堂中,教師不僅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具有熟練的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學校也要開展相應的信息技術培訓,保證教師能夠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使用能力。
2.3轉變評價機制
將地理和信息化技術融合起來,學校要轉變對教師備課的評價體制,要把學生作為評價教師備課的評價體制。教師要利用自身的信息化技術,為學生提供一些電子習題、新型的題目以及網上課件教學等[3]。
2.4銜接好傳統教學模式和現代化教學模式
信息化的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體現的是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有著突出的優點。傳統的教學模式自身也有著不可否認的優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現代化信息技術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和現代化的技術相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地理教學成績。
3.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和地理學科的整合是順應時代要求,二者的合作必然會給地理教學迎來一個新的章程,我們要進行大力的支持。地理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為推進地理教學成績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3):21—24.
[2]信息技術課程整合——信息時代教育學的理論與實踐[R].電腦電教中心,2012(05):52—61.
[3]孫杰遠信息技術課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6):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