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燁
【摘要】本文從互聯網的視角探討了網絡虛擬經濟發展的三個階段:網銀、網購、網貸,分析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闡述了網絡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揭示出網絡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帶來沖擊的同時,也促使實體經濟加快創新轉型,未來將出現老牌實體經濟與新興的網絡虛擬經濟相結合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互聯網 虛擬經濟 趨勢
一、前言
網絡虛擬經濟已經愈來愈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在周圍便利店都隨處可見,如今,網絡虛擬經濟已經影響到現實經濟發展,在渠道建設、采購方式、銷售方式、誠信評價、監管制度等方面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同時,網絡虛擬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逼迫實體經濟緊跟步伐,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對于實體經濟而言,既是沖擊,也是機遇。同時,新型的網絡虛擬經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標準限制和規范制約,對網絡虛擬經濟形成巨大的挑戰與轉機,網絡虛擬經濟的規范化逐步形成。
二、網絡虛擬經濟的三個階段
網絡虛擬經濟的發展首先是以網銀開始的,網銀的出現使隨時轉賬匯款成為現實,轉賬的便利吸引了不少有需求的人士,但此時網銀的管理只是掌握在各家銀行手中,并且也有許多人對網銀的安全性存在嚴重懷疑,網銀轉賬即“網銀”是網絡虛擬經濟的第一階段,人們在這個階段中體會到了網銀帶來的好處,便捷、迅速,擺脫了各種繁瑣的手續。當網絡購物興起時,人們逐漸將網絡虛擬經濟當作了一種交易手段和消費方式,網上購物即“網購”便是網絡虛擬經濟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是基于前一階段轉賬功能基本完善了的網銀構建的,此時網絡虛擬經濟與大眾的互動性大大提高,網購的便捷、選擇范圍的拓寬以及價格的優勢催生了人們消費方式的轉變,普及了大眾對于網絡虛擬經濟的認識,更是培養出了許多大型“網店”。此后,網絡虛擬經濟又發展到第三階段網上信貸即“網貸”。信用貸款一直以來存在,現實中的信貸由于門檻高、程序繁瑣,存在許多苛刻條件,不能滿足人們多樣的經濟需求,此時網貸也應運而生,開始出現各種信貸平臺,信用貸款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網上借貸也發展出一個相對穩定的模式即P2P模式,這種模式具有借款快、本金來源于社會、本金儲備較大的優點,在個人貸款方面,網貸借助互聯網平臺,個人與個人,個人與企業間的交流打破了時空、地域限制,有效地減少了信息不對稱,信息量大、信息傳遞效率高,因而獲得快速發展。P2P網貸起源于英國,2007年引入中國,2016年我國全年累計成交量已突破2萬億元規模,給現實中的信貸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當然網上借貸也滋生出了許多不法的商機,例如屢屢被曝光的“裸貸”,這對于網上借貸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這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監管層也制定了相應的規制政策,使網上借貸的標準愈發地嚴格起來,促使網貸向規范化、制度化邁進。隨著《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等監管政策落地,網貸行業從一個無監管、無門檻、無準則的三無狀態行業發展成為重監管、逐步規范的行業。
三、網絡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演進,網絡虛擬經濟的規模不斷擴大,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作用也日益明顯。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影響兼有正向和負向的雙重作用,虛擬經濟的發展提高資源的社會化配置效率,有利于分散市場化風險,同時,它也能導致資金供給與需求之間出現結構性失衡,使社會大眾熱衷于追逐便捷、高效的盈利項目與賺錢模式,忽視了實體經濟穩扎穩打的內在需求。網絡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互關聯、互相滲透。實體經濟為虛擬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虛擬經濟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虛擬經濟是適應實體經濟的發展要求而產生的。虛擬經濟的良好運行離不開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擴寬了視野,從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資金籌措等多方面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選擇,兩者之間并非“零和博弈、非此即彼”的關系。虛擬經濟的發展規模與速度要與實體經濟相互匹配,才能起到集中社會閑散資金、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正向作用。當虛擬經濟的發展狀況適應實體經濟發展要求時,它對實體經濟發展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倘若虛擬經濟游離于實體經濟外盲目擴張,會給實體經濟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四、網絡虛擬經濟的發展趨勢
如今網絡虛擬經濟已經發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這時候各個網絡商家應認識到網絡已經達到飽和狀態,此時下一步的商機應轉為與線下實體相結合。例如:“三只松鼠”的線下擴張,“小米之家”的擴張,都表明各種行業的商家都將開拓線下市場當成下一步計劃。2016年9月,三只松鼠第一家實體店在安徽蕪湖開業,在唱衰實體店的質疑聲中,具有體驗和互動功能的“三只松鼠投食店”卻在開業僅僅一周時間即取得110萬元的銷售額,獲得驕人銷售業績。馬云先生也說過,下一個時代將會是實體經濟復興時代,網絡虛擬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倘若沒有技術性大革新的情況下,發展空間和速度將逐漸放緩,與之相對的實體經濟經過網絡虛擬經濟的沖擊,經營不景氣的商家各個倒閉,為實體經濟的重組、洗牌構成了先決條件,剩余的商家也在幸存中實現了對自身的改革創新,隨著網絡虛擬經濟轉入實體經濟,競爭將不可避免,這可能會產生第二次實體經濟的革命。而商家在此次革命中將不斷地創新、重組、整合,變得更加適應社會經濟新情況,會出現老牌實體經濟與新興的網絡虛擬經濟相結合的情況。
五、結束語
網絡虛擬經濟發展迅速,也越來越多地融入我們的經濟生產、社會生活中,在給實體經濟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因為虛擬經濟所具有的信息優勢、時空優勢、性價比優勢,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網絡虛擬經濟的發展歷程也是一個突破固有思維模式、追求更高效率和更大價值的過程,反過來也促使實體經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與弊端,在發展理念、經營模式、技術升級等方面不斷創新,以更好地適應經濟形勢。網絡虛擬經濟只有與實體經濟高度融合,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突破。
參考文獻
[1]石英.薛艷肖.金劍秋.《吳江市網絡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研究》.電子商務,2013.2.
[2]梅波.《廣義虛擬經濟視角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研究》.商業經濟研究,2015.18.
[3]張巖.《我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互動發展的關系研究》.人文雜志,2014.3.
[4]董玲.《虛擬經濟研究綜述》.商業經濟,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