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鳳
【摘 要】早讀對于高中語文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般語文教師都會要求學生在早讀上對課文進行朗讀。但就目前而言,高中語文早讀的效果并不明顯,因為大多數學生在早讀上漫無目的的進行朗讀,所以這樣根本無法達到早讀應有的效果。本文就對高中語文早讀中的一些事項發表一點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高中語文 早讀 明確目標 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99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是學習的極佳時間,一般學校的課程安排中,學生早上到學校進行的第一項學習就是早讀,顧名思義,早讀就是讓學生在早晨對課文進行朗讀。在目前的教學中,早讀一般是針對英語和語文兩門學科的,當然部分學科的教師也開始逐漸對早讀重視起來,如生物、數學、化學、歷史、政治、地理等學科的教師,也開始要求學生在早讀時對相關的概念、定律、定理、知識要點等進行朗讀,這使得本就不多的早讀時間顯得更為緊張起來。這無不從側面折射出早讀的重要性,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對早讀的高效利用引起足夠的重視。就目前的高中語文早讀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對早讀的利用不夠深入,在早讀中對學生疏于管理,大多數時間都是讓學生進行“自由發揮”,學生的早讀缺乏一定的目標,這樣導致了早讀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本文就高中語文早讀進行簡單的討論,在此發表一些個人粗淺的看法,希望對學生的早讀學習有所幫助。
一、教師要提高對早讀課的認識
當前高中語文早讀課的首要任務就是提高早讀的效率和質量,教師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自身對早讀課的認識。換而言之,教師要先搞明白早讀課這段時間要讓學生讀什么。早讀可以說是學生進行朗讀、記憶的黃金時間,只要合理地加以利用,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教師在高中語文早讀中不應當對學生放任自流,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約束和引導,保證學生在早讀時嚴格遵守課堂的紀律,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早讀時學生閱讀的內容進行引導。
例如,昨天的語文課上教師對《沁園春·長沙》進行了講解,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次日的早讀課對該課文進行朗讀,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朗讀來加深對文章的印象,從而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如,今日的語文課上教師將要向學生講授《再別康橋》這首現代詩,那么在早讀課上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朗讀這首詩,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對全詩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如果學有余力的同學還可以在早讀課上將全詩背誦,這樣等到教師在進行這首詩的課堂教學時,學生能有針對性的提出相關疑問,而且因為學生對這首詩有了一個初步印象,教師講課的效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教師要明確學生在早讀課上的目標
在高中語文早讀中,教師首先搞清楚了學生讀什么,接下來就該進一步的考慮學生怎么讀這一個問題了。教師要學會在早讀課上適當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早讀課上帶著一定的學習目的進行早讀。以此為基礎,教師應該采取多種形式,并為學生的早讀制定明確的目標,在讓學生搞清楚讀什么后,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早讀質量,讓學生知道怎么讀,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語文早讀中真正的學到語文知識,提高其語文能力水平。教師只有在高中語文早讀中為學生制定可相應的目標,才能使早讀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也能極大的提高學生進行早讀的效率。教師在對學生讀什么進行了引導后,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到早讀中來,教師要徹底的參與到早讀活動之中,可以將早讀的計劃以板書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也可以在早讀課的前一日將早讀的內容告知給學生。
例如,教師想要引導學生通過早讀對我國文化有所認識,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早讀課上讀《詩經》《論語》這一類古文經典,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這些文章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進行歸類整理,通過板書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早讀朗讀文章的同時,也對這些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手段,語文教師就可以成功地把語文早讀的效率成功的提高,讓學生在早讀課上明確學習的任務。當然,教師需要把握好對早讀課的利用度,要讓早讀課保持以學生朗讀為主的學習模式,不要把早讀課變成日常普通的課堂教學,教師應充分利用早讀課的有限時間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教師要讓早讀課變得多樣化
早讀課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早讀課不僅僅是學生單獨的對課文進行朗讀,教師應當充分的利用課本中課文的內容結構,展開形式多樣的高中語文早讀。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在朗讀課文時的趣味性,也可以充分的調動起學生朗讀課文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讓學生對《詩經·采薇》這篇課文進行早讀的時候,由于這篇古文中有不少學生不認識的生字,讓學生直接進行朗讀第一次學生是無法順利完成的,其間還需要查閱字典才能知曉字詞的讀音,這樣會浪費早讀朗讀的寶貴時間。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對課文進行領讀,教師讀一句或幾句,然后學生跟著教師來進行朗讀,這樣學生就能在跟讀的過程中將生字的讀音掌握,這樣在正式的課堂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跳過字詞讀音的教學,從而節約大量的教學時間,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又如,教師在安排學生對《雷雨》(節選)這一篇課文進行早讀的時候,由于這篇課文是話劇,因此文中分了很多角色的對話,還有旁白。教師可以按文中的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讓不同小組的學生朗讀不同的角色臺詞或旁白。當然,旁白的部分也可以由教師來進行朗讀,這樣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參與到早讀中來,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另外,因為教師的加入,使得早讀的氣氛被進一步的帶動,學生朗讀課文的積極性被完全激發出來。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形式,將早讀變得有趣起來,這樣學生在早讀的時候可以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也能形成良好的互動,同時學生還能夠在早讀中獲得一定的樂趣,這樣能夠促使學生樂于朗讀、喜愛朗讀、學會朗讀,從而使語文教學的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
高中語文早讀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所占的比重不高,但是卻十分重要,教師如果能合理的運用早讀這短短的數十分鐘,可以使得語文教學的質量得到顯著的提高,從而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對此,需要教師對高中語文早讀有一個較為清楚全面的認識,全身心的參與到學生的早讀中去,這樣教師才可以發現早讀中所存在的問題,才能總結出有效利用早讀使學生得到長足的進步的經驗,從而在早讀中采取合適的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有效的提高早讀效率,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