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
【摘 要】講究課堂教學的優質有效性是師生共同的追求目標。課堂是師生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要渠道和場所,就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獲取知識的最重要的方式和基本的途徑。有效課堂教學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能力提高和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14
初中數學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能學好課本上的內容,而且要求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尋找導致課堂低效的原因,針對目前初中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方式,創新更為高效的教學方式,同時注重提高課堂中師生的互動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
一、明確有效教學的教學理念
作為數學教師,對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的理念必須理解全面,掌握透徹。首先,數學有效教學必須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教師目中有“生”,樹立“教”是為了“學”的服務思想。離開“學”就無所謂“教”。教師的任何舉措都是為了一個宗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其次,數學有效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學生的學為主體,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教學中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生的學習上,體現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上。再次,數學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使每堂課的學習,在活動中充分發展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與感受。最后,數學的有效教學,注重反思與創新。由于數學對象的抽象性,數學活動的探索性,數學推理的嚴謹性和數學語言的特殊性以及正處于思維發展階段的初中學生活動的不穩定性決定了數學教學必須要經過多次的反復思考,深入探究,自我調整。只有做好了教學中的反思,才能做到“去偽存真”,從實踐中不斷發展創新,形成自己的實踐智慧。
二、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數學教與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準,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后將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應重視教學目標的合理設定。
(一)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合理的技能目標
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綜合心理、品質等個性特點是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的重要基礎。在上課前,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要了解學生上課所需舊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二是要了解學生對數學新知識或問題是怎樣思考的。不同的學生,技能訓練需要的素材和過程都會有所不同,可以采用個別化目標的設計方法,結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訓練流程。
(二)根據整體布局靈活調整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由于能力培養和態度形成等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在目標設計時,一定要從一個學期的整體教學分布的角度設計目標,才能使教學目標具有良好的漸近性。因此,不能過分強調每節課都要實現哪種目標,而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表現,將情感目標和其它目標有機結合,從而實現目標的整體性。當然,為了保證學生順利實現學習目標,也為了便于檢測目標達成情況,要求教學目標在表述時語言要明確,行為動詞要準確,盡可能量化。讓學生知道經過自己努力,我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
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方法
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需要教師豐富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開展教學,促進學生數學能力快速提高。
(一)利用現代教育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多媒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地位逐漸提高。多媒體,是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也是讓課堂教學活動更加生動與形象的法寶。多媒體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夠讓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更加形象,易于理解。加上多媒體可以利用聲音、動畫、圖片與視頻等多種形式呈現信息,極大地提高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視覺與聽覺沖擊效果,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以及初中學生興趣愛好,找到學生興奮點,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講解《軸對稱》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在觀察形象的軸對稱圖形之后,對軸對稱的概念進行總結。在多媒體的引導下,讓學生探索數學概念,遠比讓學生直接理解課本上的數學概念要簡單得多。豐富多彩的課件內容,有利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利用實踐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初中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踐問題。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利用數學知識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自己的動手操作中理解數學知識,會讓數學課堂樂趣有所提升。教師要從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出發,組織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知識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主動性。比如在學習《平移》和《旋轉》的時候,教師只給學生一種圖形,讓學生通過一種圖形的平移、旋轉去繪制一幅他們認為具有美感的圖畫。這樣的活動具有挑戰性,能夠激發初中學生的斗志,促進學生深入到數學學習中,全面理解數學知識。
(三)利用反思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反思,對于課堂效率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筆者發現,一些問題可以很容易地在課堂中解決,但脫離了教師,面對同樣的問題,學生很有可能找不到解題思路。如此可見,學生對教師形成了過強的依賴性。而引導學生進行日常總結與反思,有利于學生將更多的課堂內容內化為自己的數學知識,以此提升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如在講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時候,經過課堂練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失誤與不足,積極總結,認識到自己學習問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反思成果,對于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較為重要。
總之,數學教學改革是逐步累積的,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們每個數學老師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改革,用自己的眼光發現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分析問題,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多管齊下,共同努力,相信數學課堂必將充滿朝氣與活力,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定能大為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春峰.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特點的變化[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2(12)。
[2]蔣祖珍.探討如何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