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歡
【摘 要】初中數學課程改革已進行多年,我在數學教學也有了自己的一點感悟。數學課堂作為學生整個數學學習過程的主陣地,要想有效地積累數學基本知識,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若能恰當地把握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可以事半功倍,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29
教育教學活動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歷史上關于教學的改革和探索,就是要使教學發揮更好的育人功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就是說,教學改革的出發點是改變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徑,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一,在數學教學中模擬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增強數學的趣味性,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索數學的目的。在教學中模擬情境的學習方法非常有效。在新課改下教學內容發生了變化,教師教學的方法也要隨之改變。模擬情境讓數學課堂不再枯燥,帶領著每一個學生一起探索,可以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效學習,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了對學生綜合培養的目的。
例如,在講“三角形的性質”時,教師要將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帶入課堂,如有些方便折疊的桌椅,其內部都是有呈現三角形的鋼體結構,在打開桌椅使用時,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生活中的晾衣架,之所以掛上沉甸甸的衣服不會變形,也是因為其形狀類似三角形,結構十分穩定。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些生活中的問題,并讓他們獨立思考并加以解決。
第二,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每一個學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好強心理,如果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受到挫折,會嚴重打擊學生對于學習的自信心。初中學生的年齡只是十幾歲,心理需要更多的是鼓勵,如果打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就不會再對這方面的事物產生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科學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進行鼓勵,加強他們的自信,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三,把握好學生的好奇心理。初中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因為他們的心理還比較稚嫩,對于許多不懂的事物的好奇心更加強烈。好奇心的增強,伴隨著興趣的增強,把握好這一點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恰到好處地提出數學問題,難度最好要適中,問題要有趣味性,增加學生想要知道答案的欲望,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增強興趣,他們就會因為興趣而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講“拋物線”時,教師可以用打籃球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究竟應該以一個什么樣的角度出手,才能投籃更準呢?這就需要教師帶領著學生共同去解決這個問題。利用學生對籃球的好奇心,能夠讓學生高效地學習關于拋物線的知識。
二、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的教育理念要改變,要以學生為中心,要將學生的“學”作為教學的主題思想,以前的灌輸式的教學不再適合新教材和現代學生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不再是教師的個人任務,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互動教學是目前為止在新課背景下比較適合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整個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教師要圍繞這個中心開展教育工作。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到輔助作用,要讓學生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機會。同時,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把握住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以及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師生共同努力研究問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三、采用啟發式教學
初中數學具有抽象性,思維邏輯性很強,需要學生具有很強的記憶力、理解能力以及邏輯分析能力。教師要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啟發式教學就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知識掌握程度、認識事物的能力等實際情況出發,使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融入課堂,發掘知識,加強邏輯的教學方法。作為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很強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在采用啟發式教學時,要把握好時機,依據教學內容,設置啟發環節,制造氣氛,對學生進行啟發。在啟發的時候,要具有層次感,提出的問題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慢慢深入,達到層層思考的目的,促使學生逐漸理解。
如果遇到的問題直接深入的話,學生很難理解,就會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根本想都不去想,所以由易到難的層次很重要,也是教學的一個技巧。還有,教師在模擬情境進行啟發的時候,要具有創新能力,使情境豐富多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軸對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教室中,或者是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軸對稱的物品,在學生都沒有答案時,教師可以給一些提示,對學生進行一些啟發,利用引導的方法,讓學生掌握知識要點。
四、表揚激勵與批評幫助相結合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數學教學注重“賞識教育”,但對學生只是一味表揚,不管題目難易,只要學生答對了題目,教師就一味要同學拍著有節奏的掌聲,并說著“你真棒”或“你真聰明”、“你回答得真好”等等,甚至一些非常簡單的題目答對后都不忘表揚,其實對學生是不利的。新課改強調尊重、賞識,其實質是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保護學生自尊心,相信學生發展能力,給學生創造一種寬松自由成長氛圍,并不是讓我們對學生的批評在課堂教學中消失。
發現學生的問題時,不應有所顧慮,應該以一種直接而真誠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便學生及早發現自身不足并加以改進。表揚和批評都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其共有的作用,沒有激勵的教育是刻板的,是沒有動力的教育;沒有懲戒的教育,是虛偽的,不負責任的教育。只有在不斷完善和激勵中才能實現教育的有效性,才能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和促進。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數學課堂教學也不例外。每當課后反思的時候,總會感到有一些不足和遺憾,而教學水平正是在解決不足和遺憾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只要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善于思考,潛心研究,不斷實踐,就一定能打造出更為精致高效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