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萬友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88-02
幾十年的英語教學工作使筆者認識到,學生閱讀存在困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學生的詞匯不夠,他們無法理解閱讀文章所傳達的信息。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擴大詞匯量就成為解決學生閱讀困難的根本問題。如何擴大詞匯量呢?
一、擴大詞匯量,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
1.學生必須有記單詞的意識。他們可以給自己定一個計劃,每天必須背一定數量的單詞,這個任務可以在早讀完成,也可以留在課后,日積月累,詞匯量就增加了。
2.單詞記憶要講究方法。學生可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例如具體的句子或段落中來記憶單詞。同時,學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構詞法,因此,老師要向學生多介紹一些構詞的知識,如否定前綴in-、un-、dis-、il-,動詞后綴-en、-ify,名詞后綴-ness、-tion、-sion、-ment,形容詞后綴-ful、-less、-ive等。單詞背誦也要采取聯想的方法,如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3.科學地記憶單詞。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學習了新單詞之后,應該讓學生及時鞏固,每次鞏固的時間不一定要多長,但一定要及時,并且后邊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這樣幾次也就記住了。
二、激發學習動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與認知規律,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學習動機;巧妙而新穎的導入,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與激情。如利用多媒體的圖文聲像效果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境,將枯燥靜止的英文字母轉換成逼真的畫面、動聽的音樂,這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來,有了學生閱讀的激情與動力,就會產生一系列積極的閱讀行為,這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增大閱讀量,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并不是有了興趣、擴大了詞匯量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學生將學與練結合起來,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提升。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堅持精講多練,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來提高閱讀能力。
1.立足課內閱讀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英語教材,指導學生就教材展開充分而認真的閱讀。現行英語教材所選入的文章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比較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是高中生學習英語的最好例子。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以閱讀為主線,以讀來貫穿教學,在讀中增強學生的語感,幫助學生理解。對于一些精彩段落,可以讓學生達到熟讀成誦。
2.延伸課外閱讀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材內容也是有限的,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大量閱讀的基礎之上。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向課外閱讀延伸,為學生開辟全新的閱讀平臺。當然課外閱讀也要堅持“兼顧基礎,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實際”的原則,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閱讀訓練。
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好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有些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生詞就會查字典,英文下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漢字,可是他卻不能準確地理解文章。這樣費時費事,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先通讀全文,掌握它的大意,然后根據上下文辨別詞義,根據語法知識判斷句意,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生的猜詞判斷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對有些長難句,就不難理解了,就會了解全文的主題內容,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老師必須教會學生按意群閱讀。有些學生習慣于逐字逐句地閱讀,那樣不利于理解句意,根據意群閱讀即便是很復雜的長句也可以很快的讀完,很快理解文章的內容。如要想理解文章的情節,可以培養學生使用跳讀的方法,找出解決問題時所需信息,如人名、地名、年代、數據等,利用過度語,連接詞等,掌握全文的脈絡。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與段之間必然會存在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都是圍繞主題意思的。所以,每一段都和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把文章的結構理順了,掌握大意就不難了。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逐漸的過程,只有課上充分利用好教材,不斷地擴大詞匯量,注重閱讀方法和技巧,課后進行大量的閱讀,學生就一定會攻克閱讀的難關,享受閱讀給英語學習帶來的樂趣。切實推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