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晶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國內各個學校都創建了對應的會計課程。本文主要闡述了會計韓語教學現狀,就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究,旨在提升會計韓語教學水平,給社會培育更多具有高技術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會計韓語 教學質量 復合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02-02
一、高職會計韓語課程的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內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會計韓語是一種較為通用的商業語言,很多學校都創建了會計韓語課程。該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會計信息,了解最為基礎的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韓語時,可以很好的對會計韓語進行熟練操作和運用,不斷提升學生在會計崗位上的韓語實力。會計韓語課程的創建,不光對學校的會計和韓語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還對學校發展有著積極意義,讓有關專業學生可以對國際通用語言和會計管理有一個很好掌握,能夠適應當前國際發展環境,給日后工作帶來一個很好的知識和技能保障,讓其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社會中,變成會計行業最為主要的競爭實力。
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國內很多高等學校都創建了會計韓語課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依舊是有著較多問題,下文就兩個方面問題進行詳細闡述。
1.教材難度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經過調查可以得出,大多數學習韓語的學生往往在大一時才剛開始接觸韓語,而韓語又有著特殊的繁雜性,并且專業性也是比較強,術語較多,詞匯量較大,設計范疇較廣以及有著較為特殊的行業意義。其次,其涵蓋的專業詞語比較多,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會出現一些難懂的問題。這樣就會對學生造成更多問題,導致學習的熱情較低。
2.師資力量匱乏
對于一個有著很強專業性的復合型課程來說,其對老師的要求也是比較高,其首先需要老師有著較為深厚的專業知識;其次,老師必須要有著較為扎實的語言功底,熟練的聽說讀寫能力,只有具有了這些才可以很好的開展教學。當前,很多學校都是缺少這樣的人才,那些擔當老師的主要是公共韓語教學和會計專業中韓語水平較好的老師,缺少專業老師。
三、如何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
1.轉換教學模式
傳統會計韓語教學大多都是以教學為主,知識理想比較差。在日后的教學里,老師一定要改善這種教學方式,使用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里,老師必須要積極鼓勵學生表達自身觀點,也可以使用分組討論的形式,提升學生自身的口語實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感受到一些成就感,從而就會出現較為積極的學習興趣。老師還需要依據學生自身特點開展討論,就那些有著較多原理和術語的部分,要重點闡述,讓學生可以加深印象。
2.樹立科學正確的考評理念
我們需要學生在掌握知識和原理的基礎上,更好的學會技術,這樣才可以成為符合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傳統式的教學方式是不合理的,必須要進行改善。其次,考試內容要較為全面,老師需要關注對學生的全方面技能考核,預防出現一些純知識考核。最后,成績要實現多元化,要做大合理、精確和客觀。老師還需要關注學生日常表現,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關注自身的能力培養,從而可以有效展現素質教學。
3.合理的師資培訓計劃
會計韓語教學是一種較為新興的專業,國內在這方面的發展比較薄弱。我認為各個學校必須要設定較為合適的師資培訓計劃。要想變成一個符合要求的會計韓語老師,一定要有著較高的韓語水平,其次,還要有著較為全面的會計知識,更為關鍵的就是老師必須要有著有關的工作和實習經歷。學校必須要不斷的給老師提供更多學習和進修的機會,讓老師在課余時間和企業進行合作。還能夠借助于有關考試獲取對應證書,比方說LCCI等,從而不斷提升自身水平。
本文專門就高職院校創辦的會計韓語專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詳細探究,筆者認為只有不斷的改善教材內容,轉變傳統教學形式和師資力量匱乏的問題,增強對該專業的重視。高職教育最后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當前現狀,創造一個可以實現能力和素質互相融合的新模式,所以,就一名高職老師來說,必須要不斷的進步,敢于探索和改革,從學生當前現狀著手,讓會計韓語教學可以踏上更高一層臺階。正所謂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具有良好外語能力的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包宏艷.陜西省科技外語人才資源共享問題的解決方案[J].科技視界.2014(02)
[2]熊靜玲.中西文化大交融背景下的大學英語語翻譯教學[J].中外企業家.2016(28)
[3]郝海霞.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開展[J].知識經濟.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