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德
【摘要】生活處處皆學問,物理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它是一門比較生活化的學科。高中物理理論知識較多,對學生的邏輯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對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較低。因此,怎樣讓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充滿興趣,怎樣高效地傳授物理理論知識,成了當今教育界炙手可熱的話題。本文在闡述高中物理理論生活化教學概念后,提出了通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入新課、將生活中的物理知識融入課堂練習兩種高中物理理論生活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 生活化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62-01
1.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課改成了教學的一大趨勢,而新課改要求理論的生活化教學。那么,什么是理論的生活化呢?理論的生活化就是老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時候,不僅能巧妙地運用課本中的關于生活上的例子,而且還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舉出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事例,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將物理與生活相聯系,對物理充滿興趣,從而主動發現生活中的物理探索生活中的物理。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是培養學生物理素養的重要手段[1]。
將物理課與生活巧妙融合,讓物理可與生活密不可分,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而且還讓課堂效率大大提高。高中的物理知識應用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給理論生活化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基礎。這些生活上的物理,不僅激發了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熱情,而且,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到的知識,讓復雜的物理知識變得簡單。
2.高中物理理論生活化教學策略
2.1 通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入新課
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人若是對一件事有興趣,做事來也就會事半功倍。因此,老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要讓學生對物理感興趣。老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創造一個比較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對物理課有所改觀,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被物理的魅力所吸引。老師在進行新課教學過程中要巧妙聯系生活實際,將抽象的物理理論具體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物理理論知識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知道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學生自然也就對新課所包含的物理理論充滿興趣了。
老師在講解知識的時候,開場不妨插入一些生活現象,讓學生進行一些思考和討論,吸引學生的眼球,從而自然而然引出新課內容,讓學生對課堂充滿好奇,有助于學生聯系實際進行分析探索,從而讓學生產生對新課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入新課,能通過吸引學生注意力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
2.2 將生活中的物理知識融入課堂練習
通過將生活中的物理知識融入課堂練習,有利于學生將物理課堂中學到物理理論知識與一些實用的生活技能相結合。高中物理老師可以通過生活化的課堂練習,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及時鞏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物理教學的目的。
例如,在教完關于電路的知識后,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出一道與生活緊密相關的題目,“隨著社會的發展,保險絲已經被淘汰,如今家家戶戶的供電系統大都是一種能自動進行控制的比較安全的電路,當用電超過一定負荷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將電路切斷。如果人不小心碰到火線和大地形成一個閉合的通路的時候,也會發生“跳閘”,從而保護人的生命安全。搬到新家后,我家用的就是這種電路,因為插孔有限,而我又想添置電視機、電腦、飲水機等電器,于是我就將三線的插孔上插了一個插板。然后把電視的插頭插在了插板上,但是,問題來了,接通電源后,新家里一下子就停了電,以為是電視的功率太大了,將總開關閉合之后,換了幾個小功率的電器插到插板上,但是發現無論多小功率的電器都會導致“跳閘”。而將這些電器插在墻上別的插孔后就不會“跳閘”,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這個問題該怎樣解決?”這類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解題不僅要求學生牢固的物理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會利用物理理論知識分析生活中問題。將生活中的物理知識融入課堂練習,讓學生體會學以致用的成就感,有利于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3.結束語
高中物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讓理論知識生活化,有利于打造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通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入新課,能讓學生對新課所包含的物理理論充滿興趣;將生活中的物理知識融入課堂練習,可以讓學生體會學以致用的成就感。這都有利于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課堂。如何更有效地將高中物理理論生活化,仍然需要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劉澤英.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淺論[J].教育,2016(10).
[2]陳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化元素的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