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陳非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高職院校的各個專業都以求創新教學模式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但是很多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沿用的還是傳統院校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適合發展的需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高職鋼琴教學的現狀,試圖探索一種新的鋼琴教學模式來適應高高職鋼琴教學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 鋼琴教學模式 課程體系 考核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88-01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幼兒教育人才的重擔,幼兒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必須要具備基本的鋼琴教學能力。與高校音樂院校要培養鋼琴專業人才相比,學前教育專業不是要培養鋼琴演奏家而是要培養幼教老師。
1.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目前鋼琴教學模式的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傳統的高職鋼琴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鋼琴教學在課程設置方便缺乏科學性,沒有實現相近內容之間的有效交流,多余的教學內容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課程之間沒有實現互有互補和統統發展,往往互相脫離且各自獨立。
高職學前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幼教人才,因此音樂教學應該突出教學的“師范性”,但是在實踐教學中大部分老師為了顯示自己教學水平的“高端”,往往一味的突出教學的技能性要求學生彈奏具有一定難度的曲目,違背了高職學前教育的培養理念。
2.學前教育專業在新形勢下進行鋼琴教學模式改革的對策
2.1改革鋼琴教學的課程體系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要適應適合的發展首先就要建立一個合理、科學和全面的課程體系。鋼琴教學的課程體系不能僅限于提高學生的技能和技巧,還應該要發展學生的音樂修養與演奏技巧,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和即興伴奏能力。原有的高職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大綱忽視了教學是示范性因此沒有重視開展即興伴奏課程,造成學生不能熟練掌握即興伴奏技能,因此急需重新編寫和修改鋼琴教學大綱,在總課時中增加即興伴奏教學,提高即興伴奏的總體地位。
2.2豐富鋼琴教學的授課形式
在鋼琴教學中集體課、一對一和小組課等授課方式都有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因此可以采用配合使用多種授課形式來提高教學效果。針對學生不同的鋼琴基礎可以分為幾種情況進行授課:第一,對于具有扎實的鋼琴基礎的學生可以采用“一對一”的授課方式,這種形式類似于專業鋼琴系學生的授課方式;第二,對于那些掌握了一些基本鋼琴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生可以采用“小組課”和“集體課”交叉授課形式;第三,對于那些鋼琴基礎薄弱的學生在正常上課之外,為了促進他們更快的進步還應該適當開開小灶,可以利用“好幫差”和“一帶一”等形式盡快提高他們的鋼琴技能。
2.3擴充鋼琴教學的內容
改變鋼琴課程設置和擴充鋼琴課程教學內容是改革鋼琴教學模式的關鍵。首先,在鋼琴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即興伴奏能力與學生為了音樂教學的質量直接相關,因此培養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非常重要。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應該在教學中增加旋律分析、曲式風格、伴奏音型和調式調性等內容。其次,在鋼琴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日后的工作中會普遍存在兒歌的自彈自唱,因此培養學生有感情的自彈自唱能力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兒歌彈唱能力。
2.4完善鋼琴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
用于檢驗教師鋼琴教學工作和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指標就是鋼琴成績的考核。目前大多高職院校都是一句教師的主觀經驗和感覺來評判鋼琴考試,在實際考評中演奏水平好、難度高的學生往往會受到教師的主觀傾向而獲得高分,這種評分方式往往會使基礎薄弱的學生失去學習鋼琴的積極性。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系統的鋼琴成績考核評價體系。
在當前形勢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模式必須要進行改革創新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鋼琴教學改革是一項涉及內容廣泛且非常復雜的工作,因此鋼琴專業教師必須要具備廣博的知識儲備和扎實的專業技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鋼琴教學體系、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創新鋼琴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幼教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秋卓,依曉明.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問題與分析——以鐵嶺地區為個案[J]. 音樂大觀,2014,(08):204.
[2]李昱霏.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之探索[J]. 經濟研究導刊,2011,(25):300-301.
[3]陳景昕. 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法”課程建設的研究[J]. 兒童發展研究,2011,(02):25-28.
[4]肖素芬,唐大章. 如何做好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改革[J]. 文教資料,2009,(02):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