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所開展的美術類專業課程任務不僅僅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出優秀的專業人才,同時肩負著向高等藝術院校傳輸人才的任務。因此,中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出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完善,并不斷的借鑒先進的藝術成果與科學技術相結合,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诖?,本文對互聯網視域下中職美術教育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 中職美術教育 機遇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95-02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國現代化信息技術水平逐漸提高,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對于中職院校美術專業來說也不例外。互聯網技術在中職院校美術專業中的應用整個美術專業的教學來說形成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造型能力,從而為國家、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一、互聯網技術在中職美術教育這應用的重要性
伴隨著社會現代化建設,傳統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因此,我國教育部門根據這種情況開展了新一輪教育改革工作,這對于中職院校的美術教育來說也不例外。中職院校的美術教育主要通過大量的有美術作品進行教學,而互聯網在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可以通過大量的圖文信息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豐富學生視野[1]。互聯網技術在中職院校美術專業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將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度強化,這對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積極性、強化學習效果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為學生展示更多優秀作家的美術作品,并帶領學生在全對眾多美術作品進行分析、研究,提高教堂效益。
二、互聯網技術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
(一)創新教學模式
中職院校美術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在編輯過程中知識點、重點較為簡單,很少對一些優秀的藝術家、作家進行介紹,而教材中所提供的范作較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掌握其中的真理。另外,中職院校美術教材中的畫面較小、印刷質量較差,很難滿足學生在學習時的需求,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喪失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習效率。而互聯網技術在中職院校美術專業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并通過互聯網為學生展示大量的優秀藝術家與作品,只有這樣才能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教師通過對優秀作品的還搜集可以養學生更好的掌握優秀藝術家的創造心得。
(二)引領藝術思潮
傳統的紙質教材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不能滿足現代人們的需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將教材中的科學、藝術成果歸納到自己的學習計劃中,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較差。而互聯網技術在中職院校美術專業中的應用,可以方便教師隨時隨地的接收知識、瀏覽最新的藝術作品、文化、科學成果,從而保證所開展的教學內容可以更好的滿足現在人們、學生的需求。
(三)培養學生專業素養
由于中職院校的學生年齡較小,學生學習美術的時間較短,學生的審美能力、專業素養、造型能力較差,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益提不上去。教師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利用科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為國家、社會培養更多優秀、專業的人才[2]。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個還還可以通過不斷的探索并借鑒互聯網信資源進行教學,促進學生的美術基礎,促進會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三、互聯網視域下對中職美術教師的要求
首先,中職院校在開展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了解學生的需求并做到一人為本的觀念開展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將中職院校中的價值觀念、知識結構體現出來,滿足學生學習時的需求;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掌握信息技術、豐富課程資源,并將現有的課程資源合理利用,從而提高中職院校美術專業的核心競爭力;最后,教師還應該具協調個性,提高自身的教學技巧,并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現狀制定對應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效率。
本文對互聯網視域下中職美術教育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文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國專業急技術人員加強對互聯網視域下中職美術教育的機遇與挑戰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韓焦.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研究文獻綜述[D].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4.
[2]李樹陳.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視角下的職業教育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6.
作者簡介:
翟杰明(1975.11-),男,江蘇省昆山人,本科學歷,畢業于江蘇理工學院;現有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