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有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家長對子女的培養不遺余力,這不僅體現在對衣食住行及身體發育等方面的物質投入,同時對幼兒早期的學習和教育也給予的相當大的重視。其中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同時對記憶力、思維能力等都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教育等筑牢基石。
關鍵詞: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語言的掌握對幼兒智力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又是整個幼兒期語言訓練的中心環節。在幼兒期如果能給孩子以正確的教育,就會給他們以后語言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學前教育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的“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而教育正是通過一個比較寬松、自然的環境,讓幼兒在貼近生活的狀態下,自發自主地運用語言進行學習、交往的過程。
一、寬松、自由的環境讓幼兒敢說
許多剛入園的孩子都較膽小,羞于在眾人面前表現.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情緒不穩定、缺乏安全感等,導致有些幼兒變得“沉默寡言”或一個人自占自語,這時教師應善于發現,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的環境。寬松和諧的語言環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它體現了教師與幼兒關系上的平等,體現了教師對幼兒人格的尊重,這樣才能使幼兒有話敢說,有話愿說。而非正式活動正是給了每個孩子這樣一個空間。
在非正式的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可以尋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在這樣一個寬松、自由的空間里,孩子們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二、豐富、有趣的材料讓幼兒可說
在每次教學活動中,都會有許多豐富的操作材料,而這些材料都是教師根據孩子的興趣、需要及幼兒的年齡特點等設計制作并投放的,帶有。定的暗示作用。幼兒在對這些材料的反復擺弄中,在具體事物與具體動作的實踐中,會自然而然地有話想說、有話可說。
如幼兒在蓋瓶蓋子活動中,開始反復找蓋子蓋在瓶子上,逐個蓋完后,又會擰開,然后又一一蓋上,以后完成后會將多出的瓶子還給老師,或將多出的瓶子放在自己前面向老師要蓋子,嘴里也會說“多出來了,多出來了”或是叫“少掉了,少掉了。”
三、反復、多次的嘗試讓幼兒練說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次的經驗的積累和反復的練習。在每一次正式的活動前,一般都要進行2、3次的非正式活動,而在每一次的非正式活動中每個孩子又都會有多次選擇、操作材料的機會,多一次操作的機會,就多次練習說的機會。如幼兒在學習“數的形成”的過程中,根據幼兒經驗積累的情況,一般安排三次非正式的活動,而在每次的活動中,一般每個幼兒至少能玩到1~2次,三次活動下來,每個孩子有3~6次的操作機會,那么就有3~6次的練習說話的機會。由此可見,非正式的操作活動給了幼兒更多說的機會,這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是相當有效的。
四、豐富、有趣的內容讓幼兒愿說
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體驗,幼兒才會有樂于表達和交流的內容,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通過在非正式活動中積累的多次操作的經驗和說的練習與幼兒在主題生活中獲得的體驗,使幼兒在正式的數活動中有話要說,有話愿說。如:在“分家家”的數活動中讓孩子們根據物體的一個特征作肯定與否定的分類時,孩子們都很愿意說出自己分的理由:“有尖尖嘴的和沒有尖尖嘴的;會飛的和不會飛的:有尾巴的和沒有尾巴的”等等。這些語言的源泉來自于主題中,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對動物的特征、生活習性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說的過程中,都能抓住動物的明顯特征來說,有了內容,孩子們就會很樂意去說了。
五、簡單、規范的語言讓幼兒學說
正式的教育活動的內容是幼兒在非正式活動中積累的點滴、零碎經驗基礎上的同伴間的交流,教師指導下的整理、記錄、歸納、總結,并形成概念。而語句不完整,語序顛倒是幼兒較常出現的一種語病。數概念是非常抽象的知識,如何讓幼兒將具體的經驗提升到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師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去讓幼兒學說。
在正式活動中,“水果店里的水果是怎樣擺放的?”引導孩子思考后去分類擺放。在第二次進貨時說:“這次進貨要請你講一句話:幾個蘋果添上幾個蘋果就是幾個蘋果?”教師運用填空式的句式讓幼兒學說。讓能力強一些。語言表達較完整的幼兒先說,再讓其他幼兒跟著說。隨后用“你們覺得這句話長嗎?怎樣才能說的短些呢?”于是,就有孩子說:“2添上1就是3”,讓孩子明白要說的更短些、更精練些。幼兒在教師語言的暗示下,在模仿的過程中自然地學會了用抽象、概括的語言表達。
總之,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讓大家一起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切機會,讓孩子們無拘無束地表達、交流、爭論,滿足幼兒“說”的愿望,從而為提高全民族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