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天生
【摘要】本文針對制冷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建設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提出相應策略,提升制冷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有效性。
【關鍵詞】制冷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239-02
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制冷專業是廣西人社廳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重點建設專業,學校在基地獲得立項目后,對制冷專業進行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旨在剔除效率低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引入新模式進行教育教學,提高制冷專業教學水平,提升學生在技能方面接受能力、運用能力及應變能力,為全區制冷專業培養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一、當下學校制冷專業高技能人才建設培養不足
1.缺乏制冷專業的針對性教材,實訓硬件設備設施落后于社會經濟發展所需
學校的制冷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方法、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及人才評價方式等方面與當前社會企業發展對人才需求不相適應,同時學校對教學資金投入有限,授課教師的講課方式滯后,教學實訓設備與現代社會企業發展需求脫節。
2.學生崗位適應能力低,教學內容與實際生產脫節
由于缺乏對企業深入調研,導致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與實際工作崗位銜接脫節,教授內容老套,更新速度緩慢,學生在頂崗實習和就業方面都面臨適應能力較差的現象問題,對工作崗位了解不夠深入,適應崗位實踐延長。
二、構建以“職業崗位行動”為導向的制冷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方式的內涵的必要性
1.加強學生對崗位的適應性和提升實操能力
職業崗位行動的培養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生體驗到與企業需求制冷工種崗位的工作流程,突出技能的強實踐性,有利于學生實操能力的提升和崗位工作適應力的增強。
2.增加制冷專業學生的專業對口就業率
目前,技工院校培養的技術學生就業率普遍走高,但專業性要求較強的就業率較低。以“職業崗位行動”為導向,設置制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能夠使學生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為企業在生產制冷設備設計、制造及維修等方面量身打造的專業人員。理論教學與實訓一體化,促進教與學的過程的職業化和開放化,為畢業生在專業對口的企業工作崗位就業打下夯實基礎。
3.縮短畢業生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時間
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還要進行崗位實習,使得學生在畢業就業時能夠利用在學校學到與工作崗位面臨情景相同的知識,化解難題,做到學習環境與工作一致,幫助學生較好適應崗位工作,縮短適應時間。
三、“職業崗位行動”為導向的制冷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策略
1.保證足夠的財力投入
制冷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有足夠的財力投入作為基礎保障,引入知名的制冷專業的公司企業共建理實一體化實訓室并制定實訓室的日常運行管理制度。借助企業的資源,學校著力建立制冷設施設備設計、生產及維修綜合模擬實訓基地,開放供學生實訓,使得學生能夠在基地里進行自己設計、自己生產、自己維修制冷設備設施,實現更高層次的理實一體化。基地還要建立日常考核運行管理制度,形成完備的管理機制。
2.良好的校企合作運營
成立制冷專業校企合作委員會,完善合作管理制度,以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擔任委員會負責人,核心教師擔任一體化實訓室、制冷設施設備設計、生產及維修綜合模擬實訓基地的負責人。選取知名度、管理規范化及專業性強的企業,開發崗位訂單培養制項目,校企聯合參與課程研發,選取優化的培養模式,制定嚴格的評價機制。
3.優化的師資隊伍建設
良好的師資隊伍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以三個結合方式:行業培訓與學歷提升結合、技能比賽與教學比賽結合、企業實踐與專項進修結合來提升專業教師的綜合水平,構建專業核心教師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機制,聘請企業一線技術專家到校指導工作并作為兼職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學校派遣專業教師到企業進修學習,實踐理論知識積累經驗,為制冷專業課程建設適應實施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師資隊伍。
4.大力開設技能比賽項目
制冷專業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重點建設專業,側重技能培養。學生在基地學習技能過程中,學校要根據技能培養目標和職業教育技能比賽要求開設技能比賽項目,形成模塊化技能比賽及綜合型技能比賽常規化,通過技能比賽,既能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感,促進學生樂于學習,也能檢驗學生技能掌握程度,調整教學方向與內容。
5.構建崗位技能考核體系
以職業崗位行動為導向培養的高技能人才,離不開職業崗位指導。以企業牽頭,立足崗位模式,結合學校教學實際,構建嚴格的技能考核體系,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積極進取,提升教學質量,通過考核體系來考核學生技能掌握技能程度,培養出企業所需的合格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