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勤紅
摘 要:義務教育規定教育是要讓所有學生都得到進步,得到提高。在任何一個集體和團隊中,都會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尤其是在一個小學班級中,這種現象更是較為明顯的,“后進生”就成為教育者無法避免的客觀現實。也許今天的“后進生”就會成為明天的“優秀生”。如果我們不能夠正確認識“后進生”,掌握對“后進生”轉化的方法,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將會失去良好的教育和美好的明天。
關鍵詞:后進生;原因;轉化方法
在我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來看,“后進生”的轉化是一個非常復雜而漫長的過程,但是除智力低下的學生外,實踐證明“后進生”是可以轉化的。就像我們的大教育家孔子所言,必須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后進生”要有不同的方法。現就“后進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將個人在“后進生”轉化工作中的一些具體方法在此進行交流。
一、“后進生”產生的原因
后進生的形成大致產生于以下方面:
(一)生理因素:由于個別學生胎兒時期就存在發育不良,導致出生之后智力低下,從開始便無法跟上教育教學內容,從而變成永久的“后進生”。
(二)個人因素:有的學生是自低段開始由于不良的學習習慣形成基礎薄弱,沒有及時補救,久而久之,造成知識斷層,積累的問題越多,造成很大的學習困難,而逐漸失去學習信心;有的學生由于過于貪玩,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態度不端正。
(三)家庭因素:是家庭經濟狀況對子女的影響。家庭環境過于優越,家長教育方法不當,使子女產生優越感,無壓力而不認真學習;家庭經濟過于拮據,家長無力提供學習條件,甚至過多的家務干擾正常學習,給學生造成自卑感,壓力過重而不認真學習等;家庭教育也不夠。在我所帶的很多班級的孩子,出現有的家長忙于家庭經濟,較少關注孩子的學習,甚至有的家長在外打工,孩子變成留守兒童的更是普遍;還有的出沒于各種娛樂場所,甚至帶上孩子,一些不文明行為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孩子的行為習慣。
(四)學校因素:學生成為“后進生”,作為專業實施教育教學的機構,學校是難辭其咎的,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理念直接影響著孩子學習狀況。個別教師教育不得法,多批評指責,翻“老賬”,少表揚或不表揚,甚至采用變相體罰的手段,使師生關系日益疏遠;從而使學生喪失自信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便來個“破罐子破摔”,變成后進生。
二、“后進生”的具體轉化方法
(一)拿愛心去走進“后進生”的內心。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從自己的內心中都想自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能夠得到每個人的關愛和尊重。對于“后進生”來說,他們更是迫切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所以,我們要拿自己的愛心真誠的和“后進生”去交流,打開學生的內心,愿意讓你走進他的內心。我們班有個姓王的學生,他在我接班的時候,原來班的老師告訴我他很麻煩,作業不交,思想消極,不能團結同學。有一次他在我的數學課上玩手機被我發現,同學們給我的眼神是狠狠地批評他,但我突然想了想,讓他坐下把手機暫時替他保管。課后我找該同學到我辦公室里,從他的眼神里看出他已經做好的被批評的準備了,但我并沒有,而是讓他坐在我的辦公椅上,他很恐慌,但通過我的一系列愛心的舉動,他感到了溫暖,他告訴我他的父母在外打工已經2年沒回家了,他剛買了個手機希望能在想他們的時候給他們打電話,說著說著他滿臉淚水。那次我沒有批評他,而是告訴了他什么時間能用手機,什么時間不能用手機,以后我隔三差五的找他來談心,他慢慢的更愿意向我說出他內心的話,人也變得開朗、守紀律、團結同學了,最后在他畢業小升初的考試中,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初中。
(二)拿真心去感化每一位學生。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后進生跟其他孩子一樣也有很多優點,只是由于平時他們缺點暴露太多,還經常被教師無形放大。作為一個一線的教育者,我們要拿自己的真心,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努力地去發現“后進生”的優點,真誠的給予表揚,讓“后進生”深切的體會到自己在班級中是有價值的,自己身上也有很多別人學習的地方,老師還是在乎我的、尊重我的。
(三)“因材施教”,并做好“后進生”的學習輔導工作。作為學生,學習是第一位的,只有讓“后進生”思想放到學習上,轉變學習觀念,改變“后進生”的學習現狀,他們便不再是“后進生”。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做起。
1.盡可能地讓教材貼近生活,激發學生興趣,把抽象的概念、公式形象化,讓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中獲取新的知識。
2.降低對“后進生”的學習要求,激發學習興趣。我們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學生,可以適當降低對后進生要求,讓他們在適合于自己的尺度中去找回自己的信心,體驗到學習并不是一件難的事情。這樣循序漸進,但始終要把握好適合他們的度,層層深入。
3.在課堂上多給“后進生”展現自我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想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展現自己,在課堂上我們應多關注“后進生”的動向,在他們有意向回答問題時,多給機會,讓他們樹立自信,品嘗正確的喜悅。
4.建立“小老師”幫扶項目,就是一個優秀生帶一個“后進生”。
5.個別輔導。“后進生”一旦形成,光靠自覺轉化是很困難的,這樣就需要老師每天抽一定的時間幫助“后進生”完成難以理解的題型,堅持不間斷的跟蹤輔導,幫助尋找適合“后進生”的學習方法。
總之,教育問題始終是社會廣泛引起關注并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然而在教育中會有很多“后進生”的出現。“后進生”的轉化關系到學生整體素質整體水平的提高,“后進生”的問題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后進生”其實是“遲開的花朵”,他們并不是不可救藥,而是需要我們耐心地去呵護,需要我們要用一顆仁愛之心去幫助,指導他們前進的方向,相信他們終有一天可以開出更加燦爛、絢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