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芳
記得不經意間讀過來自西班牙的一句諺語——“使人發光的不是衣上的珠寶,而是心靈深處的智慧?!彼^“智慧”是指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處理的能力。對于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的教師來講,擁有愛崗敬業的思想,專業的知識是為師之本,若擁有智慧的頭腦,更會使教育工作游刃有余,為教學活動錦上添花。
這是我在翻閱《智慧教師的50個創意》后最大的感觸。書中的各種創意無不閃爍著智慧之光,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既順應時代的要求,同時又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對于擔任班主任工作的我來說,更是受益頗深。
以下就讀《智慧教師的50個創意》后的一些感受與大家分享:
一、尊重差異,多把衡量學生的尺子
過去的學生評價過分看重學業考試成績,很少關注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及特長。而《智慧教師的50個創意》中的“微笑存折”讓成長增值,“表揚卡”則是一張用簡短文字及精美圖片構成的紙質卡片,記錄和保存了學生的獨特行為表現,立體的成長經歷,也是發展性評價的有效體現。多把衡量學生的尺子,也就多種評價標準,為個性存在差異的學生提供成長和獲取自信的平臺。對于班主任來講,對學生最好的愛,就是尊重他們獨有的生活經歷和獨特的個性差異、能力差異。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班集體中體會到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獲得成就感。比如,班里新轉來的某同學,學習自主性差,常常是小組里完不成學習任務的孩子,小組成員因為要改變其學習狀態,沒少想辦法——看、幫、問、盯,各種招數都在用,最終結果也常常令他們失望,某同學便更不以為然,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作為班主任老師,我也跟著著急。然而,一次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上,所有學生都不想長跑,因為太累,而且都取不上好成績,覺得白白受累。他自告奮勇要上,這真是解了燃眉之急,當然我們所有人都沒抱什么希望。可沒想到,某同學居然在第二圈就遙遙領先,全班同學都沸騰了,加油聲、贊嘆聲,響作一片。這次運動會后,某同學就像變了個人,他重新找回自信,能投入精力努力學習了,我抓住閃光點大加表揚,同學們對待他的態度也180度大轉變,最后的考試成績居然也排在前面??梢?,我們不能只用一把尺子衡量學生。往往可以揚長避短,發揮學生獨有的優勢,獲取自信后再談學習。
二、點燃激情,發現閃光點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應是一名好的伯樂,我們的眼光不應只關注考試成績,更應該用善于發現的眼睛去觀察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之處及與眾不同的能力。發掘每位學生內心的那匹“千里馬”。只要我們稍稍留心,便很容易發現班里每位學生的閃光之處。比如,淘氣好動的學生,往往在體育方面比較擅長,或是熱情開朗,不斤斤計較?;蛟S他們長大后,會成為體育健將,在運動場上一展風采;那些斤斤計較的學生,可能做事認真,追求完美。或許他們長大后,可以利用其錙銖必較的性格特點,搞比較嚴謹的科學研究,將來為科技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許多成績一般的學生,具有為他人奉獻的精神,愿意為他人著想,愿意關心、安慰他人,他們堅忍、寬容。或許他們長大后,會成為溫暖中國,感動中國的人物,成長為國家發展的中流砥柱……
每位學生都是一座寶庫,作為班主任,就要用我們的熱忱去喚醒他們渴求進步的靈魂;用我們的激情去點燃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用我們的關注引領他們發現自我的價值,為收獲美好人生奠基。
三、在班級中學習社會法則
其實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學生應該在這個“小社會”中學習社會規則,體驗生存的法則。比如《智慧教師的50個創意》中的校園文明“一米線”“快樂小義工”“一個人掃地”“外交部專題新聞發布會”等諸多方法,都受啟發于現實生活。試想一下,一名學生從小就嚴格遵守“一米線”規則,長大后,就不太可能在排隊買票處加塞。工作中,與人相處中相對會比較容易掌握安全的心理距離,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在社會中謀求發展。如果所有小學生都能遵守“一米線”規則,將來的中國是會從真正意義上重拾“禮儀之邦”的稱謂。
當然,這些規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需要持之以恒的要求,不要朝令夕改,讓學生無所適從。也不要今天嚴,明天松,這樣不利于學生真正養成習慣。每位老師都要試著用規則去管理班級,而不是單單死看死守,那樣管理班級老師累,學生缺乏活力,鮮活的思想會被抑制。
總之,智慧的教師,就是遵從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的放矢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智慧的教師就是尊重學生差異,發現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智慧的教師就是在工作實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且持之以恒。讓我們乘“智慧之舟”啟航,在工作中體會快樂,收獲幸福!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