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小學英語教學而言,閱讀可以說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不僅是因為有助于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同時更對他們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有鑒于此,在充分結合多年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經驗基礎上,重點圍繞其閱讀教學中學習策略進行探究,力圖為切實有效地提升其教學質量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學習策略;研究
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即閱讀,這同時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掌握英語閱讀能力能夠有效獲得英語信息,拓寬學生知識面,并且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所以,要加大學生英語閱讀的訓練力度,讓學生掌握英語閱讀技巧并形成良好閱讀習慣。
一、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點燃其閱讀熱情
通常情況下,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且對事物興趣度持續不會太久。所以,教師要想英語閱讀教學能夠高效進行,并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則應當積極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促使學生將學習興趣轉化為內在的學習動力。
1.導入激趣
(1)頭腦風暴式導入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標題或圖片,并讓學生自由聯想。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激活,并讓其思維進行發散。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提前將學生可能給出的答案預設一遍,以方便能夠及時引導。
(2)競賽式導入。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合理分組,并采用競賽答題的方式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良性競爭的氛圍下,學生會處于高度興奮以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規定與講解競賽的內容與細則,確保競賽的公平性,以保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多媒體課件提趣
多媒體具有強大的共享性與交互性,且表現力極強。將多媒體應用于課堂導入或教學中,也能將教材內容生動化與直觀化,極易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讓閱讀教學變得事半功倍。
二、利用圖示,加深語篇理解
根據大量教學實踐經驗可知,如若缺乏和課本內容相關的圖示,學生理解文章會較為困難。而配備有關圖示,即便文章語言難度較大,學生也容易理解。在閱讀理解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逐步引導學生從已知內容來探索未知內容,加強文字與意義的聯系,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效率。與此同時,在開展圖示理解文本的訓練時,教師還應實時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從而提高圖示閱讀的效果。此外,還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建立起智慧共享的學習小組,讓學生能夠優勢互補,共同進步。
三、培養學生正確把握關鍵詞語的能力
正確把握關鍵詞語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只有正確找到文章關鍵詞,并對其含義進行理解,才能快速了解到文章的重要信息與主旨大意。筆者認為可以從尋讀著手來培養學生把握關鍵詞的能力。尋讀指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如,快速在文章中找出某一特定信息,例如人物、地點、時間等等。在尋讀過程中不要求學生將文中句子一一翻譯出來,僅需其把大段的閱讀文字記入大腦,并從中找出與問題有關的單詞或句子。在此過程中,不但要求學生閱讀速度要快,而且還要求其能夠正確找到關鍵詞,這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收集與整合信息的能力。
四、培養閱讀習慣,運用閱讀技巧
結合筆者實踐來看,常用的英語閱讀技巧主要有以下幾種:
1.把握整體文章的邏輯順序
第一步,先認真閱讀標題,并分析文章的段落結構,了解文章發展的主要脈絡。第二步,重點研讀文章第一段內容,通常,文章主題往往會隱藏在文章第一段中。第三步,正確把握主題句。通常主題句往往會在首段、文章中段或是文末出現,學生應當有針對性地找出主題句。
2.限時讀
在閱讀過程中,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限制,讓學生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從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閱讀速度。
3.瀏覽
將文章主題句找出,掌握文章主旨大意。因為小學閱讀材料通常篇幅不長。所以可以讓學生找出中心詞或詞組。在對文章末段進行閱讀時,應當找出文章的結論或結局。對于文中where,when,who,why,what等問題應進行積極思考,并回顧整篇文章,鞏固文章主旨大意。
4.預測
在閱讀時,學生可以結合上下文中有聯系的語言信息對下文可能出現的信息進行預測,這是學生提高閱讀速度所必須具備的一項技巧。在預測完畢后,就開始閱讀文章,并不斷驗證與糾正自己的預測,從而更為準確地把握文章大意。
綜上所述,鑒于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這就需要廣大教師應當在充分結合課程及學生實際情況下采取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為此,上文在基于筆者工作實踐經驗基礎上探究出了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點燃其閱讀熱情、利用圖示,加深語篇理解、培養學生正確把握關鍵詞語的能力以及培養閱讀習慣,運用閱讀技巧這四方面學習策略,以供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參考。
作者簡介:劉璐(1984—),女,漢族,江蘇宿遷市人,本科,小學英語教師,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