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韓國的韓醫學源于中國,但是韓國非常重視韓醫學教育的發展。針灸學課程在中、韓傳統醫學本科教學中都占有重要的比例,作者將中韓本科教學中針灸學類核心課程的教育從教學內容、學時以及在醫師資格考試中的分量等方面進行詳盡的比較,了解其異同,為促進我國針灸學課程改革與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韓 針灸 教育 比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233-02
針灸作為一門古老的技藝,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灸學更是以經絡腧穴為理論、刺灸技術、針灸的作用機理和臨床治療為主要研究對象,在中醫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1958年在全國各地興建了中醫學院,開設《針灸學》課程[1],1980年天津中醫學院首先創辦針灸系[2],隨后針灸專業逐漸從中醫專業中分化出來,陸續成立獨立的針灸系或針灸推拿系,不斷發揚著祖國的針灸特色。
韓國的韓醫學,源于中醫學,在韓國崇尚傳統醫學自主化的過程中在1986年將漢醫學正式更名為韓醫學[2]。韓國在1962 年改訂“國民醫療法”,取消針灸師制度,從法律上認定韓醫師為從事韓醫學的唯一專業人員,從此將不再培養針灸師[3]。因法律認可問題,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韓醫科大學里面設有針灸學專業,但是還是存在對經絡、腧穴、針法灸法研究的教研室和研究人員,這樣的研究機構推動著針灸基礎理論的發展[2]。
本文以我國中醫院校針灸推拿學專業開設的針灸學類核心課程和韓國韓醫科大學針灸學類課程進行比較,了解其異同,以促進我國針灸學課程改革與發展。
一、針灸學類核心課程的確定
核心課程,一般認為是在高校的專業領域中最能體現學校教育目的,也被學校教師認為最為重要的課程[4]。所以對于核心課程的分析是檢驗高校對教育目標的實施與實現情況的參考依據,是考察學校對教育目標的重視程度的參考依據。
1.中國針灸推拿學專業針灸學類核心課程的確定
為更廣泛考察各學校的集中在中醫課程中的核心課程,在我國大陸地區的23所中醫高校中,我們選取其中的5所,天津、上海、南京、黑龍江、河南中醫高等院校五年制針灸推拿學專業培養計劃課程中,對針灸類必修課進行歸納分析,篩選出被三所以上學校所列的課程,最后確定針灸學類核心課程。
5所院校針灸類課程有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針灸醫經選讀、針灸處方學等課程。其中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課程5所院校均有教授,而針灸醫經選讀只有兩所院校在教授,針灸處方學僅有一所院校在教授。
最后確定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專業針灸學類核心課程為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
2.韓國韓醫科大學針灸學類核心課程的確定
在韓國11所韓醫科大學中,我們選取其中的5所,慶熙、大田、世明、圓光、尚志韓醫科大學培養計劃課程中,對針灸類必修課進行歸納分析,篩選出被三所以上學校所列的課程,最后確定針灸學類核心課程。
5所院校針灸類課程有經穴學、針灸學、藥針學等課程。其中經穴學、針灸學課程5所院校均有教授,而藥針學僅有一所院校在教授。
最后確定韓醫科大學針灸學類核心課程為經穴學、針灸學兩門課程。
二、針灸學類核心課程的結構
1.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專業針灸類核心課程結構
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專業針灸類核心課程的內容和學時以天津中醫藥大學為例進行分析[5]。
經穴學課程主要內容為經絡與腧穴方面的內容為主,設有相應的實訓課程。該課程理論課為72學時,實訓課為32學時,總合104學時,在本科二年級的第一學期完成;
刺法灸法學課程主要內容為針、灸操作方法為主,設有相應的實訓課程。該課程理論課28學時,實訓課26學時,總合54學時,在本科二年級第二學期完成。
針灸治療學課程主要講授針灸治療各科疾病的內容,共84學時,在本科三年級第二學期完成。
2.韓國韓醫科大學針灸類核心課程結構
韓國韓醫科大學針灸類核心課程的內容和學時以慶熙韓醫科大學為例進行分析[6]。
經穴學課程主要內容為經絡與腧穴方面的內容為主,在本科二年級,分為兩個學期進行,理論課每學期32學時,總計64學時;實訓課每學期64學時,總計128學時,經穴學課程總合192學時。
針灸學理論課程主要講授針法灸法學和針灸治療學方面的內容,在本科三年級,分為兩個學期進行,每學期48學時,共計96學時;
針灸學實踐課程則根據所學理論課程內容同步進行,共計96學時。
3.中韓針灸學類課程的學時比較
經過對中韓針灸學類核心課程的分析,進行如下比較。
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類核心課程為經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等三門科目,理論課時總計184學時;實踐課時總計58學時。
慶熙韓醫科大學針灸學類核心課程為經穴學、針灸學兩門課程,理論課時總計160學時;實踐課時總計224學時。
從此我們可以總結出我國針灸推拿學專業的的針灸學類理論課時多于韓國韓醫科大學;而韓國的經穴學、針灸學實訓課程多于中國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專業。
三、結論
我國是中醫的發源地,以現代高等教育的形式開展系統化的、正規的中醫教育始于50年代,1980年開始創辦針灸系。現在我國的高等中醫院校已經達到了23所(還有部分醫學院校設有中醫系或學院),不僅能招收本專科學生,還能培養碩士和博士。韓國從1950年培養出第一批韓醫師[8],到目前也形成了2年碩士3年博士的培養模式[9]。但是因法律認可問題,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韓醫科大學里面設有針灸學專業,但是還是存在對經絡、腧穴、針法灸法研究的教研室和研究人員,這樣的研究機構推動著針灸基礎理論的發展[2]。
現對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和韓醫科大學針灸學類本科教學中的內容進行比較,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對我國針灸學類課程改革得以借鑒。
1. 保持課程銜接連續,扎實基礎
我國在經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這三門課程按照銜接關系分別在三個學期完成,并且在5年級再進入針灸臨床實習。這就出現了經穴學內容和針灸治療學內容的間斷及理論與臨床間知識間斷的問題。說明目前我國針灸教育仍未擺脫傳統的分段式模式,既基礎課教學、臨床課教學和臨床實踐基本是分開的。
韓國韓醫科大學的經穴學和針灸學課程按照課程銜接關系在本科二年級和三年級完成,進入四年級為針灸學的臨床實習,并且每個科目都要貫穿兩個學期,保持了科目連續性和銜接的連貫性。這為學生能夠系統接收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韓國為扎實學生的基礎,不僅表現在加強課時中,韓醫科大學學制為6年,其中預科2年,本科4年[10]。
2.理論課時之外配有充分的實訓課時
針灸學作為實踐性和綜合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培養學生的終極目標是熟練掌握經絡、腧穴、針灸操作技術等基本內容,為臨床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11]。從中韓針灸學類課程學時比較中我們看到,我國在針灸學類總的理論課時是多于韓國的。而在韓國,從《經穴學》的課程設置和課時中我們可以看到理論課外配有大量的實訓課程,這樣使理論在實踐中鞏固,理論與實踐密切的結合起來,會使學生有更為形象的記憶,激發學生的思維。所以我們要改變課程講授重理論,輕技能的現狀[12]。
韓國的傳統醫學教育,既有與中國傳統醫學教育相似之處,同時也結合本國的實際狀況,制定了獨特的教學計劃和嚴格的醫師考核制度,從而為韓國傳統醫學的繼承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參考文獻:
[1]張建斌.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分析[J].中醫教育,2011年3月 27.
[2]玄明實,郭 義,王衛等. 中韓兩國針灸教育現狀的分析比較[J].天津中醫學院學報,2006年3月第25卷第1期 47.
[3]樸辰東.韓國針灸現狀研究[D].云南中醫學院(碩士) 2014.
[4]林榮日編譯.哈佛核心課程的特點與設置原則[J].復旦教育,1992年第二期 總第二十期 66.
[5]天津中醫藥大學專業指導性培訓計劃.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務處.2014.8.
[6]??????? ?????7?.?? ????? ?????.2015.5.
[7]王孝瑩,王克勤 韓醫學(韓國傳統醫學)的歷史與現狀[J] .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 1995年第17卷第3期 7-8.
[8]2016年度第71屆韓醫師國家考試結果分析報告[R].韓國.???????????? 2016.
[8].玄明實、周桂桐 韓國韓醫學教育發展概況[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 2016年第4期第38卷 300.
[9]郝萬山、姜名石 韓國的韓醫教育[J]. 中醫教育 1997年第1期第16卷 P46.
[10]陳 蕾 韓日傳統醫學教育給我國高等中醫教育的啟示[J].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3年12月第5卷第2期 78.
[11]王淑娟,蘇妝 關于《針灸學》教學內容改革的設想與實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1 年 7 月第 1 3 卷 第 7 期.
[12]邊敏佳,崔曉萍,邊艷峰等 基于卓越中醫師培養下的針灸學實踐教學探討[J].中醫藥導報 2016 年7月第22卷第14期 120.
課題項目:天津中醫藥大學2013年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課題編號:2013JYL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