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香
【摘要】為了提高高三復習效率,制定復習策略,首先老師要認真研究高考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高考真題,明確高考考核目標與要求及高考命題思路,引領學生一輪復習夯實基礎,回歸課本;通過對高考試題的訓練,加強學生四種能力的培養,同時訓練學生規范答題。讓學生在復習備考中少走彎路,有效利用有限的復習時間,高考取得好成績。
【關鍵詞】高考真題 教學思路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238-02
一、研究高考命題思路,確立教學思路
1.近年高考的主要命題思路
高考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明確要求的考點內容,可稱之為高考考查的“明線”;而命題注重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則可稱為高考考查的“暗線”。高考地理命題以“能力立意”為主導,提出四項考核目標與要求。地理命題一貫注重考查學生獨立獲取地理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標準卷試題的設計方式更是通過精心選擇社會生活中各個方面的素材,進行全新的情境設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發現和處理信息、思考并解決問題。同時,問題及其參考答案的設計出現了開放性問題,以在保證效度的前提下,給予考生一定的答題空間,答題的結果能更真實反映或表達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確立教學思路
(1)課程改革提倡密切聯系實際和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習有用的知識。地理課程標準指出,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學以致用,“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表明地理課程將從純粹的“科學世界”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世界”,所以在備考復習中理論要結合生活實際。如:2014年全國新課標Ⅱ卷第1~2題關于 “握手樓”的問題;2015年全國新課標Ⅱ卷第1~3題關于傳統的農業景觀變化產生的影響等
(2)高考試題更側重評價考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課程標準卷地理試題的設計則多以圖文信息為基礎,以一條探究思路為引導,逐步分析信息,通過分小題設問,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引導學生用所學過的知識一步一步地探索完成。題組形式上邏輯性變強,形成梯度,要求思維的連貫性,如果第1問不清楚,后面幾問可能會失分。所以在備考復習中注重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如:2015年全國新課標Ⅱ卷第9~11題
(3)注重評價地理思維品質,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農業區位考查融合了可持續發展,對農業、工業、城市、交通區位因素的分析和評價,是多年來高考考查的重點。在近年來重點考查的農業知識的基礎上,加上了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如 :近幾年試卷的第37題。
(4)必修綜合題考查點細化,設問靈活,層層遞進,很好地避免了學生套用模板和答案的模式化,體現了新課標對學生分析和思維能力的考查。如2013年全國新課標Ⅱ卷 第36題。
(5)以實際區域為命題載體,體現地理學科的本質特征以具體區域為載體,從特定區域地理環境的各個角度切入,用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規律、思想與方法,去解釋區域地理問題,分析區域不同時間、空間的自然地理特征、工農業生產區位特點,比較區域差異,評價人類活動的合理性,預測區域發展趨勢,探討區域發展對策等,是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的顯著特點。如2014年全國新課標Ⅱ卷37題;2015年全國新課標Ⅱ卷 第36題。
(6)地球運動內容重現
地球運動內容考查回歸,以生產活動為背景,與區域巧妙結合在一起考查地球運動的基本內容,難度較往年有所下降。如:2014年全國新課標Ⅱ卷第3-5題;2015年全國新課標Ⅱ卷第8題。
二、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
二輪復習通過對高考真題的研究,訓練學生建立信息與設問聯系、信息的提取、重視地理圖表和圖文轉換、地理規律圖示化,獲取和運用圖中有效信息,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
1.培養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2014年全國新課標Ⅱ卷)總部位于江蘇徐州的某企業……
(1)從文字材料中獲取解讀信息
1)從題干中可獲取“徐州” 的“空間信息”,由此可知徐州位于“北半球,東半球”等信息,2)從第(2)題中可獲取“時間信息”, 由此可知該日為“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等信息。3)從第(3)題中可獲取“最近”“海上航線”等信息。
(2)從圖表中獲取解讀信息
從圖中可獲取.甲國的“空間信息”, 由此可知位于南美洲,由此可知從徐州到甲國最近的海上航線要經過巴拿馬運河。從圖中可獲取甲國首都的“空間信息”,即其經緯度位置。
(3)從試題選項中獲取解讀信息
從第(2)題的四個選項中可獲取徐州的正午太陽高度較高的時間應在“北半球夏季”,徐州白晝較短的時間應在“北半球的冬季”,兩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的時間應在“太陽直射點在10°N以南時”等信息,兩地日出方位角相同,說明兩地晝長相等,由此可獲取此時應為“春秋分日”。
2.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
(例如2014年全國新課標Ⅰ卷)20世紀50年代,在外國專家的指導下……
第(4)題考查的是影響交通線點布局的區位因素,解答此題需要調用影響交通線點布局的相關知識,然后結合圖中信息可知交通線大致與等高線平行,由此可知其主導因素是地形。
第(5)題考查的交通線點布局的區位分析,實質仍然是交通線點的區位因素。需調用交通線點的區位因素并結合圖可知該段鐵路距吐魯番市、鄯善縣較遠。
第(6)題考查的是影響西北地區城鎮分布的區位因素,需調用西北地區城鎮分布的特點及原因等相關知識加以分析。
3.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能力
(例如2014年高考山東卷) 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農業生產以草地畜牧業為主……
第(1)題中的關鍵詞有“簡述”“ 年內分布特征”等。在描述和闡釋時要從這些關鍵詞入手,結合圖分析作答。首先從總體分析可知“年內分布不均,4~10月有雹災,其他月份沒有”;然后進行具體分析可知“雹災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
第(2)題的關鍵詞有“分析”“60年代以來”“成災次數上升”“原因”等,在闡釋時要從三江源地區的經濟變化方面分析。
4.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
(例如2014年全國新課標Ⅰ卷)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內陸綠洲地區……
第(3)小題,你是否贊同這種觀點?……
首先,要明確觀點,是贊同還是不贊同
其次,要論據充分,要從圖為資料中獲取相關論據
第三,論證時要邏輯嚴密,論點與論據要統一,不能出現矛盾。
在高考命題思路和高考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的引領下,學生復習效果較以往有明顯提高,區域定位幾乎不存在問題,學生基本都能做到規范答題,從模擬考試到高考成績都在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