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珍
摘要:學習需要興趣。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它,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正是趣味教學考慮的出發點。
關鍵詞:英語教學;趣味教學;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79-01
如今,初中生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尤其是英語學科,一直是困擾他們的"麻煩學科"。"語言這學科,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學好的。"學習本族的語言如此,學習英語更是如此。但是教學方法得當,便可事半功倍。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認為,趣味教學的教學方法是很好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得主動,提高效率。可是,怎么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何帶領學生走上一條輕松學英語的道路?我認為關鍵是:怎樣提高英語教學的課堂效率!讓學生不再一天到晚埋頭苦讀卻收效甚微。針對我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與效果,我做了以下總結,應該教師們注意。
1.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和學一直處于矛盾對立的雙方,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重要。愛心與耐心是一個重要前提。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因此需要我們教師拿出多點的愛心和耐心放在他們身上。只要每一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獻出愛心,感情誠心,充滿信心,工作耐心。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英語教師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學生學起來的積極性才更高,如果學生連這個教師都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么能夠讓學生對你的學科感興趣呢?
其實要做到師生融洽并不難,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生要多表揚,少批評。批評常常讓你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只要他們有進步均要表揚,以鼓勵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凡是有錯誤的地方一定要耐心細致的糾正,盡量少批評,多表揚,這對每個學生來說都很重要,在他們的作業中多給幾個"good"之類的詞語,這樣一來他們就覺得教師喜歡他們,不會讓教師和學生漸漸疏遠,反而關系越拉越近,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也相對要提高很多。
2.課堂要寓教于樂
舊式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始終處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已當作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致"兩極分化",教學質量不佳。課堂環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造輕松、良好,愉快的學習環境。為了淡化傳統教學給人們的印象,要"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課前,可根據教學內容,由教師用學生聽懂和大致聽懂的英語講一個笑話,一則諺語,或由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自由談論,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等等,從而活躍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英語有一則諺語說的:"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教學中,不能課本搬家,大聲念一遍,小聲念一遍,就算進行了教學。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圖片、掛圖、簡筆畫來設置情景。教師講解切忌繁、雜、重,要精講,長則生厭,要變講為提問,學生大量的時間是參與而不是旁觀者,學中用,用中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感興趣。要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實踐。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品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興趣大振,熱情倍增。
3.充分尊重個體差異,合理劃分學生層次
每個學生有著自身的個性與差異,面對著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一定要尊重,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讓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在教學中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比如,學生的英語基礎、興趣愛好、學習潛能以及方法等之間的現實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創設符合學生的教育環境,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盡最大可能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要。
在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中學生心理特征以及學習狀況兩方面情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層次劃分。對于每一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練習與作業,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學習的成就感,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得到充分的發展與成長。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后進生"吃得了",從而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總之,在當前大部分中學生的英語基礎差,厭學英語的情況下,著我一名中學英語教育者,我們應該采取積極而主動的態度,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正如埃克斯利所說:"凡是能激發學生喜愛英語的方法則是教英語的最好方法"。作為老師敢應大膽嘗試新的方法來激發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