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麗娜
摘要:數學教學是學生與教師之間交往互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從實際出發,創造出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的班級氛圍,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實踐、交流,獲得知識,發展思維,使學生們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揚民主,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也要善于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的構思以及創新;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對于性格各異的學生來說,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發揮出自身的潛力。
關鍵詞:數學教育;教學方法;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91-01
初中教學一直是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其教學效率偏低,但學生負擔較重,致使教學效果欠佳,學生的流失現象十分嚴重。雖說近幾年的情況有所好轉,但問題依舊存在,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仍需做出更大的努力。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因此,強調抓好初中教學工作就必須要重視初中數學教學工作。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果能在學習數學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更加重視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說,教學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數學的興趣。做到這一點,他的教學成績一定是正態分布的,如果說有一點分化的話,那也是向優秀的方向分化。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行為很多: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備課時充分考慮數學學習困難生的需要,專為他們設計一些簡單問題,并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充分認識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創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境;發揮趣味數學的作用;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增強教學藝術感染力。
2.課本知識, 牢固掌握
朱子有句詩曰:"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我之所以提到它, 是要說課本的重要性。課本如百源之頭, 各式各樣的題型, 都是課本內容的變化, 數學知識一環扣一環, 環環緊相連, 學習時一定要全面掌握, 特別是復習時, 應做到"三抓": 一抓基礎知識的復習, 對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整理, 把分割學習的知識單點或知識片段組織成知識鏈, 公式鏈, 運算鏈, 對整個課本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二是基礎知識的深化, 復習時對教材知識的整理不能滿足于記憶, 會證明, 而應通過認真分析, 透徹理解知識, 找出規律。三抓基礎知識的應用, 基礎知識整理同時, 要認真研究例題, 舉出一些典型的題目,通過分析解答來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同時也提高了能力。
3.數學概念, 抓住實質
學習數學概念, 貴在抓住本質, 要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 幫助學生克服機械記憶的學習方式, 比如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概念, 在了解其本質特征之外, 還應選取具體問題的實際意義,然后有計劃, 有步驟, 分階段, 分層次, 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掌握各種學習方法, 使他們能夠主動地, 獨立地學習, 達到新課程要求的標準。
4.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數學教師不能只滿足于"一塊黑板、一只粉筆、一把直尺"的模式。模型、幻燈、錄音、錄像、實驗等都將使數學教學生動、形象,特別是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給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對于眾多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計算機模擬使之具體、形象,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學習起來自然輕松。例如:"圖形的展開與折疊"、"截一個幾何體"、"從不同的方向看"都是教學中學生較難掌握的內容,部分學生缺乏足夠的空間想象能力進而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但是,如果用計算機模擬演示或利用模型現場操作,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5.努力改進評價方法
教育中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必然要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方面也要進行相應的變化,否則"以學生為主體"將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既然數學教育目標要從應試升學轉變到滿足各級各類人才對數學的不同需要,從過分強調傳授數學知識轉變到重視數學知識是應用,重視一般學生對數學的理解,重視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態度,相應地,數學教育的評價也應該加以轉變。而數學教育中的許多方面的評價,常常需要通過評價學生學習來間接地進行,所以對學生學習評價的設計應該更細致深入,方法也應該更多樣。除了傳統的筆試,還可包括了解學生情感、態度、學習方法的問卷調查;增加口試,在口試中更詳細地了解每個學生對數學內容的理解水平和對數學知識的組織能力;觀察并記錄每個學生平時解決問題的過程;從小論文或小組報告中了解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與他人進行數學交流的能力;借助計算機或計算器還可以考察學生利用這些工具進行數學探索與實驗的意識和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