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友
摘要:新課程理念條件下,創意法教學就是創設適合學生發展之新意的教學,其實質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新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因此,為了使學生更能自主地學習,用創意法教育理念上好小學高年級數學課,顯得尤其重要。文章結合教學實際,探究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意法教學。
關鍵詞:新理念;小學數學;高年級;創意法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58-01
新課程理念實施的背景下,課堂教學的目標明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義務教育階段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既要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又要培養學生對學習、對生活、對人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創意法教學,對課本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我們教師要舍得花時間,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實踐,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1.夯實基礎知識,實現"三維目標"的統一
創意法教育課堂教學的目標是指學生自己學習目標,不是教師的教學目標,它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統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級新知傳授,另一方面,還要幫助學生對小學階段的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查漏補缺,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養成學生對學習、對生活、對人生良好的情感態度。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不恰當地提出教師自己的教學目標。我們常常聽到老師發出這樣的感嘆:學生太粗心了!許多題目連中下等生都應該做得起來,可練習考試的時候學生錯誤的情況很多。即出現所謂的"過失"失分現象。學生產生"過失"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不能原因簡單地歸究為"學生粗心"。因此,只有幫助學生夯實了基礎知識,才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
2.挖掘教材資源,培養自主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已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如何充分發揮高年級數學現有教材的作用,體現創意法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學效率呢?實踐證明,通過改編例題、習題,引導學生思考、辨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2.1 改編例題促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小學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通過改編例題、習題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學生掌握新知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改編例題引發散,培養學生能力。要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六年級數學教學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實到實處,通過改編例題、習題的方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如在教學"一段公路,甲隊單獨修10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這一工程問題時,在學生掌握了此道題解題思路和方法的基礎上,可以將"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改成:(1)乙隊單獨修比甲隊多用5天。(2)乙隊單獨修的時間是甲隊的1.5倍。(3)乙隊的工作效率是甲隊的2/3。還可將問題改為:(1)兩隊合修幾天完成這段公路的4/5?(2)兩隊合修幾天后還剩這段路的1/3?(3)甲獨修2天后,剩下的乙獨修還需幾天?這樣圍繞例題這一中心發散,例題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學機制,在本堂課得到充分體現。
2.3 改編例題促思辨,提高反思能力。反思是一種學習和生活的策略,學生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錯誤。教學中,如能適時地運用改編例題、習題促進學生進行思考、辨析,進行前饋控制或反饋矯正,一方面可以達到有效防治錯誤的目的,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3.善用典型題材,培養學生的數感與直覺思維能力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多鼓勵學生敢于創新、樂于創新。我們應當注意發現學生的"別出心裁",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在教學時應盡可能多地采用自由、開放的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思維,要落實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之中,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也是如此。教學中,教師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題型,分層遞進,對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數感將是十分有益的。如講解:"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比是3∶2∶1,按角分這個三角形是( )角的三角形"。這一類題時,通過分層遞進,既引導學生自己解決了問題,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耐人尋味。第一層次:求出三個內角判斷法。這是學生開始時常用的方法。第二層次:求一個角判斷法。"我們能不能只求出一個角就能判斷出這個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學生通過思考懂得:只要求出最大的角,因為最大的角是90°,所以這個三角是直角三角形。這一層次比第一層次學生思維上進了一層。第三層次:直接判斷法。"我們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個角,直接從三個角的比份上判斷這個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通過討論,學生明白:因為3=2+1,最大的角的度數等于其他兩個銳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斷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這樣,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發展,也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4.完善知識結構,創設學生終身發展的空間與平臺
小學高年級教學的難點之一,在于最后復習階段,學生知識遺忘、缺陷較多,知識的綜合更成問題。如何來解決這一難題呢?"寓復習于六年級平時的教學之中,幫助學生逐步完善知識結構"是許多老師的經驗之談,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妙藥。只有這樣,才能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如果我們細細研究一下六年級的數學教材,不管是哪種版本,編者在編排新知的鞏固練習中處處滲透著對舊知的鞏固。如在分數四則運算的幾個章節里,就安排了"歸一應用題"、"常見數量關系"、"平均數應用題"等舊知的復習。如果在讓學生解答這些問題的同時,抓細抓實,采取"講一題、帶一串"的方法,平時就幫助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復習,適時地對學生知識的缺陷和遺忘進行補救,對最后的總復習定將會起到巨大的緩沖作用,學生的知識結構也將隨著平時的復習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穩定,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也為學生的今后的發展創造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搭建了堅實的平臺。
總之,用創意法教育理論去指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凡有適宜的內容,我都盡可能讓學生親身體驗,使他們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就生活在充滿數學信息的現實世界中。這樣教學,才符合小學生認知規律,能促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有效的促進知識的遷移。
參考文獻:
[1] 吳兆民.淺談如何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2年19期
[2] 秦莉.亦談創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1年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