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385-02
俗話說"萬事開關難",如何開好小學教育的這個"頭"至關重要。所以,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是每一位班主任的職責和義務。教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勇于質疑等可貴的品質。筆者以為,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將教育活動滲透到每一日學習生活中去。
1.言傳身教,重視家教
家庭是是兒童生幸福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親密、信賴的人,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影響。孩子往往有可塑性大、模仿性強的特點,他們的學習最初多半是從父母那里模仿。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不要認為只有你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生活的每時每刻,都存有教育,穿戴,談話、悲喜——這一切對孩子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可見,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十分深遠。
老舍曾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他的屋子、桌椅、衣服永遠都是整整齊齊,一絲不茍,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親。
因此,班主任工作應特別注重家庭教育,多與家長溝通,多提建議。引導家長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堅決不做.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應盡量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2.付出真心,不求回報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只有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他們才會尊重老師,愿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班主任要懂得關心他們,理解他們,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而應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包容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做的每一件事,當然也不能一味地縱容、溺愛他們,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可取之處,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幫助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讓每位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為學生所尊重和喜愛的教師才能發揮教育功能,收到教育功效。
3.巧用方法,事半功倍
教師是一種培養人才并實現文化繼續與發展的職業,而這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教育不僅有其自身的規律,也有許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好并巧妙運用這些方法與技巧,會使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善于傾聽。教育并不是單純地教師向學生灌輸自己的思想,我們還應該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他們就愿意和班主作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而班主任,也能在在傾聽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心中最真的聲音;其次要有耐心,并試著去理解學生的心情和情緒;三要適時進行鼓勵和表示理解,并引起共鳴。
第二,善于觀察。通過觀察學生的行為,可以了解其思想狀態、心理狀態。越是善于觀察,就越能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學生。教師除了要了解其家庭狀況、人際關系等之外,還應善于觀察出學生個性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品質,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這些有助于及時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困難,解決各種困惑,并能認識學生發展的基本趨向。
第三,善于溝通,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交往關系。如何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納、理解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技巧。一要準備充分,明確談話的目的、方式內容;二要拉近距離,做學生的貼心人,學生最愛向知心人說知心話,取得學生的信賴;三要以理服人,學生有不同的的觀點,要耐心分析,談自己的看法時要婉轉,不要用命令的口氣。每個孩子都愛聽表揚,常用表揚、激勵性評價有利于幫助學生們克服消極因素,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
第四,善于管理。陶行知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認為"管是為了不管"。坐立行走、穿衣打扮、學習成績、思想品德,小學生需要管的地方太多了, 如果事必躬親,無所不管,那教師就成了保姆,一天到晚有忙不完的事情了,也不利于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與成長。所以 教師要掌握管理的技巧,管大放小,分清主次,努力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閃光點,學生能干的放手讓他們去干,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作用,逐步鍛煉和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唯有這樣,教師也才能讓自己在這個崗位上快樂地,幸福地堅持幾十年。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如春風化雨,于無聲處滋潤著學生的心田,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體,每一位教師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用我們博大的胸懷去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讓每一片綠葉都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