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縣第五中學 徐清忠
智慧與變通
——做一個快樂的班主任
福建省德化縣第五中學 徐清忠
臺灣作家張文亮在《牽一只蝸牛去散步》這一篇文章中,講述“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的故事。蝸牛走得慢,“我”催它、唬它、責備它、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班主任的工作就像帶著一班“蝸?!比ァ吧⒉健薄3踔腥辍吧⒉健钡倪^程中,總是免不了磕磕碰碰、跌跌撞撞。
如何面對這些狀況?筆者覺得應該擁有智慧與變通這兩把成功的鑰匙。以智慧、變通和“蝸?!甭亍吧⒉健?,這樣才能聞到花園的花香,感受到里溫柔的微風,聽到鳥叫、蟲鳴,然后可以看到滿天亮麗的星斗。
班主任工作在于心態,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你快樂還是痛苦、積極還是消極、感恩還是抱怨。 “生活是一面鏡子,原封不動地反映你的心態。你對生活怎樣,生活就怎樣回饋你。”你怎么對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對待你。請不要哭喪著臉帶一班“蝸牛”,調整好心態,學會做一個快樂、幸福的班主任。
教育需要智慧,班主任工作更需要這把成功的鑰匙。正如南京九中王伏才校長說:“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老師是高明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沒有智慧是不行的,能把問題簡單化解決,老師在這個過程也應該是快樂的。”智慧是教育的翅膀,而教育是放飛心靈的藝術。
智慧型班主任的“三大”專業能力:一是凝聚學生心靈的師德智慧;二是走近學生心靈的人際智慧;三是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智慧。
1.展現人格魅力,做學生喜歡的班主任。“親其師,信其道?!庇腥俗隽艘粋€關于幾萬學生喜歡哪種類型老師的調查,調查結果排在前三名的是友善的態度、尊重課堂里的每一個人、耐性。最不喜歡的10種班級管理行為前三名是隨意批評同學、愛發脾氣、沒有笑容、嚴肅、死板。從這“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調查中,就可以看出要做學生喜歡的班主任就要笑容常在、耐心教導、公平公正。微笑是一種力量,常常對學生微笑,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沒有一個人喜歡整天發脾氣、緊繃著一張臭臉的班主任。笑一笑,真的沒有什么。學生犯錯在所難免,因為犯錯是他們的一種成長。只有在錯誤中不斷改變自己,學生才能取得進步。學生沒完成作業了,笑一笑溫馨提示他;學生遲到了,笑一笑問一原因、提提要求。如果你一味厲聲呵斥,初中學生處在嚴重的叛逆時期,叛逆讓他又遲到、又曠課、又不做作業,這樣對學生的管理就進入了一個怪圈——死循環。人格魅力不僅僅是指學識,微笑、從容等更是人格魅力的要素。你微笑對待學生,特別是犯錯的學生,他也一樣微笑地對待你,并從內心感受到慚愧而改正自己的錯誤。人格魅力是一種智慧,每個班主任都需要這種智慧。
2.善于溝通,走近學生心靈。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溝通不僅僅是語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筆者到教室,看到班級沒有打掃,就吼值日生。后來與他們溝通才知道,勞動委員沒有安排好。班級有個學生在家中表現正常,在學校就異常的調皮。一些調皮搗蛋的事家長都不相信是他所為,于是學校與家長因為沒有效溝通,就存在教育隔閡。那么如何正確溝通呢?
一是拒絕語言暴力。對待學生不能有暴力行為,特別是平常不注意的語言暴力行為。教育懲罰學生也是要講究技藝的。下面有個出名的故事:英國著名科學家約翰·麥克勞德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他想親眼看看狗的內臟是怎樣的,便偷偷地把校長的寵物——一只狗殺了。校長見自己心愛的寵物被開膛剖肚,氣得七竅生煙,決定懲罰這個無法無天的學生。但是,怎么懲戒他呢?他既沒有開除這個學生,也沒有使用暴力,而是罰他畫一幅人體骨骼圖和一張人體血液循環圖。約翰·麥克勞德被校長的寬容深深打動了,而校長要求他畫的兩張圖更激發他研究解剖學的強烈愿望。后來,他發憤鉆研,終于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試想,假如校長采用的是粗暴的懲罰手段,這位未來的科學家,很可能便從此夭折。
二是多用激勵語與學生交流互動。有些學生進步慢、基礎差,有的常常犯錯,有的上課不能專心等等之類,都是“蝸?!钡谋憩F。班主任如果是催它、唬它、責備它、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那你就看到不到花朵綻開的時刻、聞不到花園里的花香四溢。多多使用激勵性語言,不講教育忌語。一句“你最差、你很笨”之類的語言,傷害的是學生美麗的心靈,更傷害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形象。鼓勵學生勝過批評學生。當然,也不是說不能批評。沒有批評的教育也是失敗的教育。班主任要學會寬容對待學生的犯錯,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
變通是依據不同情況,作非原則性的變動;不拘泥成規。班主任工作遇特殊情況,可以酌情變通處理。不要死守規章制度,一根筋的班主任往往容易與學生發生矛盾。班主任面對是人的管理,單純用死制度來管理人,不懂得變通的班主任不是優秀的班主任。
如何變通呢?一是善于抓住時機。管理班級、教育學生也是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這個就是變通的藝術。比如批評學生要善于抓住時機,在班主任最為生氣的時候,不要批評學生。學生犯錯了,但在你盛氣之下,很多事情會變得更為糟糕,學生也不一定會接受你的批評。正如教育名師田麗霞所說,“教師批評學生不是為了出氣,而是為了解決問題;學生最怕的不是批評,而是不公正的批評;批評的目的不是讓學生認錯,而是讓學生改錯;教育目的不是把學生制服,而是讓學生成長。”怒氣沖天的你是沒辦法公平、公正地批評學生,甚至有時會做出體罰學生的行為。所以,班主任要讓自己心平氣和時再來處理事件。這時的教育效果比怒氣沖天下的好得多了。二是教育方式要多樣。用同一種教育方式教育一個班級的學生,這是最差勁的教育方式。班主任管理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因此,班主任教育學生在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同時,還要注重“一張一弛,張馳有道”的管理方式。因循守舊是不可能管理好一個班級的,要有一種求新求變的心態,要樹立“不變不通,一變就通”的理念,這樣才能做個快樂的班主任。
總之,班主任工作要慢慢來,要像帶著一班“蝸牛”去“散步”。用智慧和變通的藝術,靜待花開,做一個快樂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