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檔案文獻是珍貴的歷史記憶遺產,是文化遺產體系不可缺少的組分?,F時代,隨著我國檔案文獻遺產重視的不斷加強,更多類型的檔案文獻不斷涌進檔案館等機構,對檔案文獻遺產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對現時代檔案文獻遺產保護進行探索研究,希望對促進我國的檔案文獻遺產保護工作,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檔案;文獻遺產;保護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文獻遺產保護工作逐漸加以重視,檔案文獻保護工作的日益開展,檔案文獻遺產保護的法規、標準也不斷建立,我國的檔案文獻保護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檔案文獻遺產保護工作也越來越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保護檔案文獻遺產也越來越成為檔案工作者、文化者,甚至是社會大眾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對檔案文獻遺產保護的研究也不斷深入。
1 建立檔案文獻保護的中心機構
目前,我國的許多檔案文獻都分散在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文獻館等機構中,檔案文獻保存的這種分散性,使得對其管理的體制也難以協調,因而影響了檔案文獻的保護。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參照發達國家的一些經驗,成立一個全國性的檔案文獻保護機構,形成檔案文獻保護管理和協調中心,通過這種全國性的檔案文獻保護機構,理順各檔案文獻保護管理機構,建立合作、協調機制,統籌管理保護分散在各個機構中的檔案文獻,促進檔案文獻保護的協調發展。同時,與科研部門一起為各個檔案文獻保存機構的檔案文獻保護提供指導。這樣就可以站在統一管理的平臺上,實現保護資源的共建與共享,進行統一規劃,避免重復開發,節約資金,減少浪費,并提高檔案文獻技術成果運行效率,有利于檔案很想遺產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2 完善檔案文獻保護標準與法律法規
完善的檔案遺產保護標準與法律法規對檔案文獻保護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相對于發達而言,當前,我國檔案文獻保護標準和法律法規還是有些不完善。在保護標準上,表現為標準制定機構單一,保護標準不平衡,部門間缺乏協調,民間機構空缺,有些保護標準條文表述模糊,甚至存在空白,保護標準出臺周期長,存在過時情況,保護標準的采標率低,缺乏與國際標準和企業標準的接軌等問題。同時,我國目前尚沒有專門的檔案文獻保護法律,與保護檔案文獻相關的規定見諸于相關的法律法規之中。因此,作為保護檔案文獻的必要之舉,在制定相關法規時,應結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及時與國際接軌,完善檔案文獻保護標準。同時,吸收國際法以及其他國家法律中的必要養分,制定關于檔案文獻保護的法律規范,讓檔案文獻保護做到有法可依,加大執法力度,使得檔案文獻保護法律法規具有可操作性,以確保檔案文獻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3 構建檔案文獻保護的管理體系
結合當前我國檔案文獻保護的實際情況,參考發達國家經驗,實施檔案文獻保護優先發展策略,構建檔案文獻保護體系,解決檔案文獻保護中存在的文獻損害等問題。可按照整體性保護原則,從多方位、多地域角度,長時期監察,確保檔案文獻保護工作的實施。同時,采用多學科交叉與綜合的學科群方式,建立檔案文獻保護規劃、科學利用、修復作業及資源開發的風險評估等制度,指導和規范檔案文獻保護的各個環節,減少及杜絕檔案文獻的損壞和丟失現象發生,確保檔案文獻安全無損,實現檔案文獻保護跨越式發展。此外,還應強化全民的檔案文獻遺產保護意識,樹立官方、民間及社會團體共同關注遺產保護的風氣和氛圍,在全社會形成檔案文獻保護的共識。
4 加強檔案文獻保護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在檔案文獻保護中起主體性作用,是檔案文獻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檔案文獻保護隊伍的整體素質與檔案文獻保護的總體要求尚有差距。檔案文獻保護隊伍多由檔案專業人員、非專業人員和技術人員組成,技術人員不了解檔案保護工作,檔案保護專業人員則不懂技術,檔案工作隊伍缺乏既懂檔案保護業務又熟悉保護技術的“全才”。應該說,在現有的檔案文獻保護中的人員,多數人的意識還停留在傳統觀念上,還不具備檔案文獻保護的素質,影響了檔案文獻保護工作的開展。 因此,加強檔案文獻保護,就必須加強檔案文獻保護人才隊伍建設。整個人才隊伍構成應包括:一是加強檔案文獻保護的領導組織人才,這是整個檔案文獻保護的核心領導層,負責檔案文獻保護的決策、規劃、推進、指揮,為檔案文獻保護創造良好的條件和工作環境;二是具有領導能力負有組織領導責任的領導人,領導人可能不是檔案信息技術的行家,但他們有檔案文獻保護意識和時代的緊迫感,能夠在自己領導的范圍內,大力推動檔案文獻保護進程;三是檔案文獻保護專門技術研發方面的專業人才,負責檔案文獻保護系統的設計、建設。
5 加強檔案文獻保護效果的評價
可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聘請專門人才進行檔案保護技術的評估,也可以通過組成國家檔案保護技術管理辦公室或專家團,發揮主管部門和專業人士的作用。 這些檔案文獻保護技術評估者領域的專家和管理者,可運用他們的專業技術優勢和管理技術優勢,對檔案文獻保護效果進行綜合評價。評估時可采取定量方法,也可以采取定性賦值的方法,還以采取結果組合評估方法。評估要觀察并定期測量項目的績效,以便識別項目管理計劃在執行中的偏差,及時找出潛在的問題,必要時采取糾正措施,以控制技術的各個過程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肖文建,戚紅巖:《當前檔案文獻保護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與發展機遇》,檔案學通訊,2011(6)
[2]黃廣琴,顏川梅:《檔案文獻保護中的非技術因素分析檔案與建設》,2008(12)
[3]馬莉蘋:《檔案文獻保護的原則與方法》,蘭臺世界,2010(11)期
作者簡介
陳克軍(1976—),男,山東省鄒城市實驗中學檔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