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華
摘 要:學前教育也稱為幼兒教育階段,屬于現代學制系統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已顯現出由高班向低班逐級普及的趨勢,結束期也在不斷提前。但是,學前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在簡析這些問題的同時探索構建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保障機制的策略。
關鍵詞: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保障機制
學前教育是現代學制向終身教育方向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隨著物質財富和教育質量的改善,學前教育也取得了飛速發展,其教育機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以此完善學前教育機制,確保幼兒健康成長。但是,我國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尚且存在多方面的問題,本文將簡單介紹我國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現狀,系統論述存在的問題,并舉例探索構建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保障機制的措施。
一、我國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現狀
“內涵”主要是指在概念中反映出的對象的本質屬性,“內涵式發展”特指抓住某種事物的本質屬性以促進“質”的飛躍與發展。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已呈現出兩種顯著變化,一方面是學前教育的結束期明顯提前,傳統學前教育的幼兒平均年齡在4到7歲,而當前的平均年齡在3到5歲,結束期提前了1到2年。另一方面,多數幼兒園非常重視加強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連接,把大班教育作為小學預備教育,從各方面來指導幼兒學習小學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開發幼兒的智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我國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職責失范,責權配置模糊
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首要問題是政府對學前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視與認同,在責權配置方面沒有明確的實踐和主導。教育部曾經在2010年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各級政府應全面主導地方辦園體制,但是,多少地方政府都沒有將辦園體制付諸實踐。另外,因為地方政府不是特別重視學前教育,為其投入的教育資金偏少,所以導致學前教育發展陷入經費不足的困境。
(二)學前教育資源分布不均
據調查了解,學前教育資源分布并不均衡,城鄉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大多數地方政府都會將學前教育資金調配到城市而不是農村幼兒園,導致農村學前教育所獲經費不足,師資流失現象嚴重,保教工作質量不符合學前教育的標準。
(三)公民辦園結構失衡,學前教育屬性搖擺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優惠政策的扶持,公民辦園工作日益興起,解決了不少學前教育問題。但是,公民辦園結構失衡問題不容忽視。部分公民辦園的目的是“賺取經濟利潤”,而不是“促進幼兒教育的全面發展”。而且,公民辦園缺乏公益性、教育性和服務性,師資素質有待提升,這必然會影響學前教育的發展。
(四)師資隊伍結構失范,核心素養薄弱
從總體上分析,學前教育工作的師資隊伍質量還有待加強,核心素養偏低。部分教師并非畢業于學前教育專業,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職業道德修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如何構建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保障機制
(一)從理念維度
完善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保障機制,首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注重公平、兼顧效率,創新學前教育文化。其次,需要立足于本國國情,合理調整學前教育的結束期,做好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工作,不能急于將學前教育的年齡縮短到5歲,需要結合幼兒的發展規律。
(二)從目標維度
教育部應引導全體幼兒園樹立正確的學前教育目標,轉變工作觀念,將“維護幼兒健康成長與均衡發展”作為教學目標,并加大城鄉幼兒園的教育資金投入,為農村幼兒園提供充足的補助資金,以此推動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發展。
(三)從制度維度
地方政府應該依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基本要求,協同幼兒園不斷完善學前教育制度,明確各級權責,規范學前教育文化機制,落實辦園體制,將學前教育制度付諸實踐工作。
(四)從結構維度
教育部應注重優化公民辦園結構,解決學前教育屬性搖擺問題,引導民辦幼兒園加強師資隊伍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提升幼兒園的公益性、教育性和服務性。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師資培訓工作時應采用以“按需培訓”為主的方式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重視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培訓,實現學前教育、研究、培訓一體化。另外,要引導教師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轉化成促進幼兒教育發展的能力,激發教師的潛能和工作熱情,提高教師的核心素質。
綜上所述,解決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問題,提升學前教育總體質量,必須著手構建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保障機制,立足于本國國情,借鑒西方先進教育理念,注重提升工作效率并兼顧公平,全面推動學前教育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加大教育資金投入,合理分配師資資源,將“維護幼兒健康成長與均衡發展”作為基本目標,不斷完善學前教育制度,優化公民辦園結構,從而有效促進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晉,劉云艷.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6(8):38-43.
[2]卡力比努爾·阿不都熱合曼.關于學前教育的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5(13).
[3]張旭東.學前教育重在改革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4(5):7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