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紅
摘 要:“略讀”是了解課文內容的一種閱讀方法,而閱讀教學卻是一種讓學生掌握略讀方法、提高略讀能力的教學模式,兩者有本質區別。略讀教學的精髓在于,簡約而不簡單,在不咬文嚼字、精雕細琢的前提下,又能讓學生領悟課文思想。
關鍵詞:小學語文;人教版;略讀教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兩個分支:精讀與略讀。老師通常會把略讀置于精讀之后,以起到延伸課文內容的作用。然而,實踐教學中,為了突出精讀課文的重要性,略讀很容易被忽略,從而影響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為給略讀教學一個良好的開端,老師應在課堂伊始啟發學生主動提出質疑,根據教學提示進一步研讀課文,突出教學重點。
一、借助課題,主動質疑
課題就像一篇文章的靈魂,蘊藏著文章思想與凈化。借助課題導入本堂課的新內容,引導學生主動質疑,老師結合學生疑問與認知能力展開略讀教學,既培養了學生主動思考、敢于發問的習慣,又有助于對課文的深入探究。
筆者在講到《桂花雨》一文時,在課堂之初做了生動的導入:“之前大家已經學過了《梅花魂》,外祖父把自己綿長的思念都寄托于梅花中,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觀賞桂花雨。現在請大家認真思考,桂花雨又會讓我們聯想到什么?”說完,筆者在黑板上寫下“桂花雨”三個字,接著問:“大家對課文題目有什么想法嗎?有的話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兩個學生舉手發言,一個說:“老師,桂花雨是什么雨?桂花怎么下雨?”另一個說:“既然梅花與思念有關,那么桂花是不是也寄托了思鄉之情?”筆者沿著學生的質疑思路繼續說:“對啊,本文的作者會借助桂花表達怎樣的感情?桂花又是怎么下雨的?下面請大家快速默讀文章,自己找到答案。”
若要在略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必須借助學生自己提出的質疑,再從質疑中篩選出與教學內容最契合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比如,“桂花是不是也寄托了思鄉之情?”根據學生的問題,老師將品讀課文與感悟思想兩者結合,迅速把學生帶入自主閱讀、思考、探索的學習狀態。
二、根據教材提示,緊扣教學重點
與精讀教學不同,略讀教學不能對課文逐字逐句地解析,老師借助教材中“精讀”和“略讀”之間的文字過渡,把學生引導略讀課文的學習中,既不顯突兀,又能把兩者結合成教學整體,鍛煉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學會看病》有這樣一段提示內容:“對兒子寫的一首小詩,母親和父親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深深的愛。下面這篇課文,面對生病的孩子,母親又是怎么做的呢?閱讀課文,找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這段話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對課文閱讀提出明確的要求;第二,揭示了本單元幾篇課文的主題,都與親情有關。當然,教材提示相對隱晦,老師必須認真研讀,挖掘出隱藏在提示語背后的深意。根據《學會看病》的提示文字,筆者提煉出了兩個教學重點:(1)讓學生自主閱讀,當母親面對自己生病的孩子,她做了些什么?在閱讀中讓學生體會偉大的母親,引起共鳴感。(2)在課文里標記出母親說的話,以及描寫母親心理的文字,反復閱讀,在字里行間感受母親的感情起了哪些變化。
從《學會看病》的這段提示語可以看出,略讀教學中,老師要主動、有意識地牽引學生理解文章作者的寫作思路,品味文字,逐步掌握運用動作、對話、外貌描寫豐滿人物形象的方法,豐富自己的寫作語言。
三、學生自主閱讀,老師恰當點撥
略讀教學不是囫圇吞棗、一帶而過。為了保證學生的略讀效果,老師應在合適的時機予以恰到好處地提點,通過對比閱讀、列標題、讀書卡等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難點,讓學生在略讀課文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獲。
以《父親的菜園》為例,首先筆者要求學生初讀課文,而后提出問題:(1)文章寫了一個什么故事?(2)課文導語中對讀書有幾個要求?同時借助讀書卡給學生以點撥:課文中最打動我的話是______,讀完課文后我的感想是______。接下來就是學生自主閱讀,完成讀書卡的時間。在互動討論環節,在筆者的啟發下,學生反復品讀文中描寫父親語言、動作的文字,引導學生聯想自己的父親,用心體會父親的感情。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筆者緊扣“肥土”“填石”兩個細節,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筆下辛勤、堅韌的父親形象。最后升華主題,讓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是否遇到很像課文中“父親”的人,抓住這個人的語言行為、外貌特征簡單地寫寫。
本節課,筆者始終把握住略讀教學“略其所略、重其所重”的特點,當學生進入自主閱讀時,筆者退居一旁,利用讀書卡給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之后引領學生品讀課文,抓住教材重點內容,根據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引導學生重讀、反復讀,適時點撥,為學生指明自主閱讀、自主學習的方向,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素養。
除了課堂上閱讀課文,老師還應把略讀教學延伸至課外,創造廣闊的閱讀空間,豐富閱讀素材,通過課外閱讀、寫讀后感、文本補白等方式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閱讀的快樂中相互交流感想,領悟文章精華,體驗文字的魅力,在無形中掌握語文寫作的技巧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沈麗濱.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7):198.
[2]謝煥忠.明確略讀性質優化教學方法:談小學語文略讀課文的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73-74.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