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南翔實驗小學,江蘇 鹽城 224100)
摘 要:生活情境對于數學知識的導入、典型例題講解和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文章從創設生活情境、活化教材知識,創設游戲情境、自然導入教學,舉一反三、形成思維模式等方面研究情境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情境;數學;課堂教學;活化教材;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7-0080-01
生活情境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影響,對于數學知識的導入、典型例題的講解和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新時代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情境教學法促進科學化、現代化數學課程的形成。正確運用情境教學法能夠使學生真正熱愛上數學這門生活化的學科,能夠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從生活中尋找到數學知識,并能將課本中學習到的數學知識主動遷移到生活中。
一、創設生活情境,活化教材知識
數學學習需要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這對于年齡小、積累薄弱的學生來說相對缺乏。而且,數學知識大多是通過公式定理直接給出,其形式較復雜,其描述較抽象,學生要想真正理解和接受這些知識具有一定難度。因此,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自然地學習,是一種簡便易行且高效的方法。這樣,學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境時,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學過的數學知識,從而達到復習已學知識和培養數學遷移運用能力的效果。這對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并能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比如,學習初識加減法時,教師可以把生活物體增減的生活情境帶入課堂。假設學生有5個蘋果,教師再給學生1個蘋果,那么代表5+1=6(個);如果學生吃掉一個蘋果,那么表示5-1=4(個)。通過這種生動的情境帶入,學生可以自然地學習加法、減法,并且了解到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這樣生動的情境,還能解決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問題,持續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學會這種與生活相關的情境教學法后,還能在生活中找到相關的情境進行復習,進行情境的編排拓展,探究更深層次的加減法運用,從而提高數學能力。這對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創設游戲情境,自然導入教學
學生常常會因為好動、貪玩而降低課堂學習效率。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相應的數學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經過教師的循循善誘,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激發他們內心對于數學知識的強烈的求知欲,進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將游戲導入數學課堂,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愛玩的心理,能夠幫助學生克服對數學的抵觸心理,增加他們對于數學的新鮮感,吸引他們對于數學的興趣,就像在單調的節奏之中加入他們喜歡的鼓點或者小調。這樣一來,就能夠使數學教學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譜寫出優美的篇章。
舉個例子來說,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游戲和“數乘運算”的知識相結合。比如:按照座位順序,學生依次報數,當遇到3的倍數時,學生拍手并報數。這樣一個簡單的游戲,既能培養學生的心算和口算能力,也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將這個游戲轉變為更加有趣、內容更加豐富的兩個游戲:一是當遇到2或3的倍數時,學生拍手并報數;二是當遇到不是2或3的倍數時,學生拍手并報數。可見,創設游戲情境,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將抽象、枯燥的數學學習轉變為一件簡單、快樂的事情。
三、舉一反三,形成思維模式
舉一反三是數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不僅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可以運用舉一反三的方式,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采取舉一反三的方式,將數學知識經過情境方式的轉化變換成多種形式,將單一的數學轉化為多元化的數學。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一個教學理念:圍繞學生全面、有效地開展素質教育,從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出發,從課本訓練題目中發現數學本質,從數學問題中探索出一條思維之路。教師要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極大地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隨著數學知識難度的增加,一些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解決常常出現一些問題:數學問題題目無法讀懂,題目之中的條件不能抓牢,計算出現問題,等等。為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模式來解決,運用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題目。比如,“在一家商場,一件衣服賣300元,現在打6折。媽媽帶了150元錢,請問夠買這件衣服嗎?不夠的話,還需要多少元?”這個問題潛藏著很多數學知識。這種綜合了多種數學問題的多樣化的題目,乃至更多更有趣的生活化情境題,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直觀的學習感受,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如果教師能夠將情境化教學模式合理地運用于數學課堂之中,就能使學生從根本上掌握數學的學習理念,能夠使學生將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遷移到已學過的知識上,建立屬于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從而為學生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情境教學模式,也能夠耳濡目染地影響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幫助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作者簡介:房勝葉(1962-),男,江蘇大豐人,一級教師,從事數學教學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居宏斌.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初探[J].教師,2010(17).
[2]陳美琳.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