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麗
摘 要:通過對部分小學生數學分析能力進行實例考查后發現,有的學生在利用數學概念進行分析思考的時候,既不能有效地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系,又不能把相似的數學概念很好地區分開,這是他們對概念的掌握程度不夠引起的。因此,老師應該意識到概念教學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既要讓數學概念的引入過程顯得生動形象,又要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記憶,同時還要在具體情境中增強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數學概念的熟悉和深刻記憶是他們進行數學分析和推理的前提條件,是數學知識體系形成的基本立足點。所以,老師要通過科學的教學策略來增強學生在應用數學概念時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提高老師的數學概念教學效率。
一、概念教學的主要特點
(一)概念引入方式的多樣化:當老師在課堂上為學生介紹和講解新的數學概念時,可以采用圖畫表格式、具體實例式、描述式和定義式或者這幾種方式的結合形式進行概念的引入。由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特點,因此,老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來選擇相應的概念引入方式。
(二)概念的引入方式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對數學知識的思考理解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的思維范疇。然而,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還停留在表象階段,很難透過現象認清事物的本質規律。因此,小學課本中對數學概念的定義相對寬松,主要目的是讓小學生通過對在周圍環境中發生的數學現象的觀察和了解,再經過他們的直覺思維對這些數學信息進行加工,以此來促進其對數學概念實質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的循序漸進:由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在最初形成發展階段,因此老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例如,在講解幾何知識的時候,低年級只初步向學生介紹一些常見的幾何概念,如什么是三角形、什么是矩形……到了高年級就要向學生講解三角形、矩形的幾何構造特點和一些體積面積的計算公式。
二、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一)通過生動形象的形式引入數學概念:有效的數學概念引入途徑是學生理解概念、熟練應用概念的前提條件。因此,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盡量采用生動形象的形式引入數學概念,比如,利用圖表、幾何模型或者生活中的具體實例讓模糊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直觀,再通過一定的教學技巧,比如設置情境問題讓學生對從圖標、幾何模型中觀察到的數學信息或數學現象產生好奇欲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對數學概念的思考與研究中。這樣一來,就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與記憶。比如,在為學生講解三角形的時候,老師可以準備幾個大小不一樣的、顏色不同的三角形模型,讓學生觀察并說出這些模型的相同之處:都有三條邊、三個角,而且這三條邊長短不同但首尾相連,然后讓學生回憶一下他們在生活中還見到過哪些東西也具備這樣的特征,學生回答“三角尺”“三腳架”“路標”“三明治”……通過這樣對三角形模型的觀察和對自己生活經歷的回憶,有助于學生在腦海中對三角形形成深刻印象。
(二)要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記憶:在學生了解了相關的數學概念之后,老師要趁熱打鐵,及時通過反復的習題訓練增強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記憶。習題的設計形式要多樣化,而且要以體現概念中隱藏的數學規律和內在聯系為考查目標。比如,在“學習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個幾何概念之后,老師可以這樣設計題目:請問下面哪三條線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A 2m B 3m C 4m D 5m顯然只有B、C、D符合要求,因為無論是3+4(>5)還是3+5(>4)還是4+5(>3)都大于剩下的一邊,而2+3=5,因此A是不符合要求的。通過反復練習類似的題目,就很利于加強學生對“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個概念的理解記憶。
(三)具體情境中增強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實際應用能力:老師進行概念教學的教學目標一是為了讓學生理解并記住數學概念,二是讓學生學會靈活地應用數學概念。老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已學知識來增強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程度,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過程中觀察到數學概念的形成緣由和具體表現過程,以此來幫助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比如,在講解平均數這個概念的時候,老師可以準備一袋梨和一把度量為6kg的彈簧秤。
老師:口袋里裝有33個梨,用這把彈簧秤能估計出他們的總重量嗎?
學生甲:這把秤不能稱這一袋梨子的重量,所以我拿了3個,共重0.9kg,所以0.9÷3×33=9.9kg
學生乙:我拿了4個,共重1.3kg,所以1.3÷4×33=10.725kg
……
老師:這些同學拿的梨子個數各不相同,但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學生丙:都是用平均每個梨子的重量乘以33,估算出這袋梨子的總重量。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老師讓學生在實際環境中操作,并在具體的情況下應用了“平均數”這個數學概念,增強了他們對平均數的理解能力。
綜上所述,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是學生學習數學時必不可少的知識內容。我們的數學老師在采取教學策略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來增強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的能力,提升概念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程苗英.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4(14):155.
[2]李晶.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方法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7):144-145.
?誗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