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信息化時代,高效率、電子化、便捷型的信息獲取服務是文獻資源服務平臺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環境下傳統圖書館的功能定位亟待轉型。文章首先對于圖書館轉型的迫切性進行簡要闡述,繼而分析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生存環境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研究結論顯示:用戶信息文獻資源獲取方式電子化、獲取途徑多樣化是圖書館面臨的挑戰,但計算機普及化與網絡搜索技術也將優化了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而數字多媒體技術更是豐富了圖書館信息文獻資源的輸出方式,這是傳統圖書館的轉型機遇。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應該是一個服務觀念“通權達變”、服務模式“網絡拓展”、服務方式“全面多元”的信息文獻資源綜合服務商。
關鍵詞:網絡環境;圖書館;生存環境;功能定位;綜合服務商
1 前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普及、數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搜索引擎的迅速出現,人們信息文獻資源的獲取方式開始發生改變,電子化、多媒體、便捷性是網絡信息化時代信息文獻資源供給服務的重要標簽。與此同時,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對信息文獻資源的需求持續增大,提升信息文獻資源的傳輸效率成為各類信息文獻平臺載體必須考慮的問題,尤其是對于擁有海量信息文獻資源的圖書館來說,更是頭等大事。
長期以來,圖書館憑借其信息文獻資源的優勢,成為人們獲取信息與知識的重要途徑與渠道,但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正猛烈沖擊著傳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霸主地位,谷歌、百度、中國知網、萬方等信息搜索服務商迅速崛起。雖然,許多圖書館(尤其是高校圖書館)也正在從傳統手工管理的服務模式走向計算機網絡化管理,但是其服務觀念、模式、方式沒有在根本上轉變,由此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功能逐漸與大眾需求所脫節。由此,本文就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生存環境與功能定位進行研究,以期助力圖書館實現高效、穩健、可持續發展。
2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生存環境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一)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生存環境面臨的挑戰
1、用戶信息文獻資源獲取方式發生改變
隨著網絡信息工具的應用,傳統的信息文獻資源獲取的方式存在不便捷、時滯長、成本高等問題,這直接導致人們越來越不利用圖書館這類“陣地式”信息服務載體與平臺,更偏好電子化、虛擬化、網絡化的信息文獻資源服務。以高校未來,對于大部分普通學生來說,目前高校圖書館的作用更多是一個大型、高端自習室,而其信息文獻資源的供給功能因為實用性低而慢慢被忽視。
2、用戶信息文獻資源獲取途徑顯著增多
網絡環境下,用戶信息文獻資源獲取途徑顯著增多是圖書館面臨的核心挑戰,也就是說圖書館從以前的具有一定壟斷優勢的信息文獻資源中心逐步變為一個普通的信息服務提供商。互聯網的普及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式選擇:第一,電子雜志、網絡數據庫逐步增多,削弱了傳統圖書館的信息文獻資源優勢,且由于電子雜志社與網絡數據庫的更新速度快,圖書館與其相比存在一定的時滯性;第二、谷歌、百度等網絡搜索引擎迅速發展,其便捷性遠遠高于圖書館。
(二)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生存環境面臨的機遇
1、計算機普及化與網絡搜索技術優化了圖書館的服務模式
計算機普及化與網絡搜索技術進步在給圖書館帶來調整的同時也為圖書館的轉型發展帶來機遇,具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與網絡數據庫的合作,實現信息文獻資源的豐富,不斷拓展其服務內涵與外延;第二,加快自身組織結構的轉變,加強自身信息文獻資源的電子化、數字化程度,協調、優化紙質文獻資源與電子文獻資源的構成比例,強化便捷性;第三,更新圖書館的人力資源,提升其工作人員的信息處理能力,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優化信息服務。
2、數字多媒體技術豐富了圖書館信息文獻資源的輸出方式
傳統的圖書館主要以紙質文獻為重點,由此其信息文獻資源多為文字,但是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與數字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單一的文字信息文獻輸出方式慢慢被拋棄,而網絡數據庫與搜索引擎采取的彩色圖片、音頻、音影等形式更加符合用戶的審美與需求,這也是傳統圖書館信息文獻資源利用率低的關鍵性原因。
3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功能定位研究
(一)轉變發展觀念,圖書館服務觀念由“守株待兔式”向“通權達變式”整體轉變
轉變發展管理,要放棄從前守株待兔的服務觀念,必須主動去探索滿足用戶的需求。第一,提升圖書館信息文獻資源的利用率,不能再守著豐富的信息文獻資源不去服務;第二,主動探索信息服務新模式、新途徑、新方向,滿足用戶持續發展的信息文獻資源獲取需求,不斷提升自己的適應力、競爭力,真正實現圖書館服務觀念由“守株待兔式”向“通權達變式”整體轉變。
(二)加速技術變革,圖書館服務模式由“固定陣地式”向“網絡拓展式”正式轉型
技術是核心生產力,信息文獻資源服務領域也不例外。未來圖書館要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必須改變固定陣地式服務,全面利用網絡工具去實現延伸,具體方式包括:第一,以知網、萬方、維普、龍源等數據庫合作;第二,圖書館自身要抓緊數字化轉型發展,不斷優化自身資源的比例。最終圖書館服務模式由“固定陣地式”向“網絡拓展式”正式轉型。
(三)注重方式創新,圖書館服務方式由“單一化文字”向“多元化載體”全面轉換
多媒體技術的告訴發展,滿足了人們利用多種感官綜合認識事物的多種屬性的需要,它極大地改變了人們過去單一的文字獲取方式。由此,必須注重多媒體技術在圖書館的充分運用,使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從單一的文字方式擴展到各種載體、各種類型(如文本、聲音、圖片、影像、動畫或其混合體—多媒體),進而為用戶營造全新的網絡信息環境。最終,實現圖書館服務方式由“單一化文字”向“多元化載體”全面轉換。
4 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未來信息服務必將進一步電子化、虛擬化、網絡化,圖書館必須在不斷提升信息文獻資源利用率的基礎上不斷強化自身的便捷服務功能,并對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因此,必須堅持轉變發展觀念、加速技術變革、注重方式創新,最終實現圖書館服務觀念由“守株待兔式”向“通權達變式”整體轉變、圖書館服務模式由“固定陣地式”向“網絡拓展式”正式轉型、圖書館服務方式由“單一化文字”向“多元化載體”全面轉換,最終成為高效率、多元化、便捷型的信息文獻資源綜合服務商。
參考文獻
[1]周欣平.數字時代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及評估標準[J].圖書情報工作.2001(04)
[2]范并思,胡小菁.論信息技術對圖書館學的影響[J].圖書館.2000(01)
[3]尚長珍.“互聯網+”環境下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探索[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11)
[4]張亞宏.圖書館推行“5S”管理模式的探索[J].情報探索.2010(04)
[5]文淑君.以讀者為本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探討[J].才智.2015(15)
[6]全國部分公共圖書館功能布局一覽表[J].當代圖書館.2008(03)
作者簡介
王于心(1994—)女,漢族,山西太原人,山西醫科大學管理學院,2014級本科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藥方向)I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