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與普及,以及小學語文課程教育標準的持續更新和改革,促使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日益廣泛。尤其是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進步,大力研發教學輔助軟件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基于此,本文擬從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出發,分析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討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處于學生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所有小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的過程中,都需要了解漢語的意義與結構,且要第一次科學接觸漢語理論。因此,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質量對學生語文能力的養成影響深遠,尤其關系到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而作為將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元素融合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能夠變傳統板書式的枯燥教學模式為生動有趣的聲畫教學,可以最大程度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與動力。這就使得增強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成為創新教學手段的重要體現,更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與水平的重要方法。所以,本文針對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與社會價值。
1 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一)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最突出優勢與特征就是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因所處的年齡、心理等特點,使得其總是對各種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特別是對自己感興趣的一些事物總能充滿激情的去思考、探究。小學語文教學同樣也不例外,只有讓小學生對語文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真正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與潛力。而多媒體教學憑借其獨特的表現形式,以及充滿想象力的視頻動畫等功能,促使學生能夠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與實效性。
(二)多媒體教學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優良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易于學生接受知識內容,增強對學習的興趣。將多媒體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不但可以拓展小學生的思維模式與學習方法,而且能夠幫助其掌握認知事物的規律,而非局限于任課教師的知識范圍,促使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索、進步。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方式,還有助于提高小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角色扮演、情節討論等活動,有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感官與心靈去體會新事物,并學會和教師、其他學生等的互動交流,進而大大豐富其學習形式。
(三)多媒體教學能夠開闊學生的語文視野
多媒體教學運用的是現代化信息技術,包含有海量的知識信息,是以往教學模式所無法企及的。多媒體豐富的信息儲存功能主要來源于其集視、聽、看于一體的技術手段,不但能夠播放多姿多彩的動態畫面,而且可以發出清晰逼真的聲音,以及原生態的視頻等。[1]這些獨特功能都是傳統板書式教學模式所不能超越的,能夠讓學生觀看到書本上所沒有的畫面,教師無法形容出的知識等,可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活躍性。而輕松、活躍、和諧、信息量充足的教學環境,能夠最為高效地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從而為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 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情境,引人入勝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動態直觀、內容豐富、信息廣泛的特點,緊緊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努力提升小學語文學習的效率。在實際教學中,必須圍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小學語文的課本知識與教學目標為基,科學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積極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語文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濃厚的語文教學氣氛中,鼓勵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去領會,感受真實的文章情感,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二)圖文并茂,增強美感
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就是讓學生分析人物的內心活動,這就使得如何把握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性格、形象等特征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要縮短學生同教材之間的心理距離[2]。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單純分析詞句的教學模式已然無法滿足現代化的教學要求。而如果能有效發揮集光、聲、圖像、文字等有感模式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則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感情因素,增強課文內容的美感等,強化學生對課文中充沛的情感、豐滿的血肉、兼備的形神等內容的印象,而且可以有效引導學生進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而誘發小學生對語文課程的“樂學”情緒。
(三)呈現過程,提升能力
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先進的變互功能,促使各個畫面之間任意切換,進而從各個角度對事物進行展示。多媒體的這一功能有助于小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傳統“填鴨式”學習方法的突破。比如,講解《蝙蝠和雷達》這一篇課文時,要緊扣科學小品類文章知識性較強的特征,利用多媒體圖層動畫的演示功能,讓學生領會飛機依靠雷達在夜間飛行這一技術是從蝙蝠飛行原理上得到的啟示,并使其觀看到整個原理的運行過程,以此增加對文章內容的了解與掌握。
3 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科學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法,必須堅持科學合理的原則。這是由于當前有相當一部分小學語文老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法時,存在盲目性過大或隨意性過大的問題,即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時根本沒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另外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部分小學語文老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過于簡單,一方面是板式設計缺乏新意,千篇一律的現象比較普遍,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易于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另一方面是對教學內容缺乏深入研究,不能有效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3]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不但要不斷創新課件形式,而且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有效融合多種教學方式,實現多媒體教學優勢的最大化。
(二)明確多媒體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包括多媒體教學在內的所有教學方式都是以服務教學內容為宗旨的。因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必須充分考慮多媒體特征與教學內容間的聯系,而非盲目的對知識點進行堆砌,要努力促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語文課程中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內容一目了然,從而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學習成效。諸如,講解課文《小池》時,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荷花、蜻蜓等的視頻或動態圖片,讓學生真切體會蜻蜓輕落荷花的美麗畫面,幫助學生感受詩詞的內在感情,還可以將文章的重難點標示出來,讓學生明白本文所講的關鍵內容。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今時代,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能夠開拓出全新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以及發展其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寫作能力等。總之,科學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計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將多媒體教學與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應用,能夠有效增強教學的實效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必須認清多媒體教學的輔助性教學地位,而非完全代替其他教學方式,更不能盲目的追趕“潮流”,將課堂演變為呆板的“機灌”。教師必須在樹立新理念、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巧妙應用多媒體,才可以充分發揮其功能與優勢。
參考文獻
[1]丁玨. 讓課堂多一種味道——談多媒體在小學英語課堂上使用的優勢[J].學周刊,2013(01)
[2]趙美子,劉鳳娟 .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05)
[3]顧穎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 學周刊,2014(02)
作者簡介
蔡秀軍(1971-),女,漢族,河南省許昌市人,大專,河南省許昌市健康路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