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當教授”的蝴蝶效應
筆者認為,“工人當教授”會引發蝴蝶效應。
“工人當教授”從表面上看只是人事制度的一項改革,但傳遞出的信息是,習總書記要求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的指示正在逐步落實,更多的改革正在破土而出。如江蘇省正在試點職業發展通道“雙貫通”,打通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壁壘,高級工、技師等高技能人才可以評工程師,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也可參加相關專業(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技師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分別按擁有中專、大專、本科學歷同等對待等。工匠精神正逐步得到全社會的尊重。
“工人當教授”將會成為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外部推手。“工人當教授”、職業發展通道“雙貫通”、技師按本科學歷對待等是操作層面的措施,相信隨著人事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等的進一步落實,技術工人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將會顯著提高。這必將改變傳統的世俗眼光,越來越多的人將會遵循自己的興趣和志愿來選擇職業。技術工人這一職業會越來越得到大眾的青睞,這將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工人當教授”進一步搭建了職業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有效平臺。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合作的內容之一就是聘請企業師傅到學校任教。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聘請的師傅水平不一,大多數沒有任教資格,這也成為職業學校發展的一道難題。職評有突破后,職業學校可以在“工人教授”或“工人準教授”中遴選人才任教。“工人當教授”還為在校生樹立了標桿,有了身邊的榜樣,職校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素養養成和職業道德提升等方面就能得到示范和引領。
(江蘇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馬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