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潔
我這樣和家長打交道
于 潔
家校合作;溝通藝術;交流技巧
于老師:
我是個工作了8年的教師,做了6年班主任。這6年里,我一直在摸索建班育人的好方法,我自認是個深受學生喜愛的班主任。可是,在和家長打交道這一方面,我一直挺發怵的。誰都知道班主任是逃不了和家長打交道的,可是這些年來,我基本是被動地和家長打交道。一方面是我的性格使然,一方面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跟家長交流,常常是三言兩語后就不知道再說些什么了。所以,我想請于老師就如何與家長打交道指點一二。小張
人是最復雜的動物,人與人打交道原本就是困難的。但好在我們和家長的出發點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我和家長打交道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不見其人不聞其聲,通過文字交流;二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通過電話交流;三是見其人聞其聲,雙方見面交流。這三種方式可以同時采用,也可以取其一二,視實際情況而定。下面是我這些年來用過的和家長打交道的相對比較有效的方法,僅供參考。
1.接班之初做足功課。開學報到第一天,我會登記好學生的家庭住址和其父母的手機號碼,并打印分發給科任教師,同時我自己也會準備兩份,一份放入常用的包里,一份放在辦公桌里。在開學的第一天的晚上,我會耐心地把家長們的號碼一一存入我的手機,同時把本班所有科任教師的聯系電話發給家長。因為及時保存了家長的手機號碼,接聽電話時便少了詢問的環節,當我直接以“某某媽媽(爸爸),您說”進入交流時,家長會感覺非常溫暖和舒心,這樣的交流讓彼此都非常放松。
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沒有采用過 “家長QQ群”或者“家長微信群”的交流方式。一方面是因為家長的作息時間可能和我不相同,另一方面是因為我不可能隨時隨地答復他們在網上提出的各種問題。選擇打電話或者發信息的交流方式更加方便和快捷,更有利于解決問題。
2.充分利用路路通平臺。路路通平臺(有的地方叫家校通或者智慧云)也是班主任們用得比較多的一種交流平臺,但很多班主任在一些細節上不夠注意。我一般會首先確認平臺信息發送是否暢通,然后我會告知家長,只要是我發的信息,后面一定會有署名,如果收到的信息沒有我的署名,那就一定不是我發送的,不要輕信。
每次利用路路通平臺發送學生成績時,我都會先發這樣一條信息:“現在,我要給您發送今天的數學考試成績,滿分100分,班級平均分××分,90分以上有×人,80分以上有×人,……試卷難度較大,今天的試卷老師講評后會下發到學生手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鼓勵孩子揚長避短,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然后再發第二條信息:“本次考試中,××××××××××××……同學有進步,請家長表揚一下孩子。”對于一些沒考好的學生,我會單獨給家長發信息,告知家長這次孩子沒有考好,原因可能是哪些,請家長等孩子回家后好好溝通,分析問題并督促和鼓勵孩子。此刻家長接收到孩子成績就不會覺得突然。這樣的溝通比較高效,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家長知曉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如何與孩子溝通學習成績是正確有效的。
當然路路通平臺也絕不僅僅是群發消息的工具,班主任每天還應該抽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個別學生當天的表現進行點評,如:
“××家長,今天××英語默寫及格了,回家后好好表揚他一下吧。”
“××家長,今天××上課發言不錯哦。”
“××家長,今天我看到××掃地很認真,拿掃帚的姿勢很正確,可見家長對孩子的家教非常好。給××點個贊,給家長點個贊!”
“××家長,今天我想留××放學后給同學做小老師,教同學一兩道數學題目,可能要晚20分鐘回家哦。別擔心。”
……
借助這樣的信息向家長傳達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我們不僅關注孩子的學習,更關注孩子的做人和做事。
3.定期召開小型家長會。一般情況下,開學一個月后,班主任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已經有所了解,而家長此時也非常渴望了解孩子開學第一個月的情況和班主任對孩子的評價。如果舉行的是全班家長會,班主任無法和家長一一溝通,效果不佳,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召開小型家長會。
我的做法是:首先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一般我是按照成績優異、學習基礎好但尚需努力、偏科或者學習方法不夠科學、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費力、行為習慣存在偏差的標準對學生進行歸類,分別召開家長會。小型家長會的主要內容是當著學生的面把學生一個月來的實際情況據實告知家長,我會盡量將一個月來我觀察到的學生表現好的方面呈現出來,在此基礎上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因為家長會的針對性極強,所以學生和家長都非常認真也非常信服。而且因為我對學生以肯定為主,所以學生和家長能夠較好地接受,這些都為和諧的家校溝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般情況下,我一學期會召開四次左右小型家長會,每次我都會盡量邀請科任教師參加,讓家長有機會與科任教師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因為與家長接觸交流的頻率比較高,我也因此而比較熟悉家長,因為熟悉,所以雙方的交流也比較順暢。
4.每周一次的文字交流。我自己設計了“家校聯系單”,每周五放學前發放給學生,“家校聯系單”上詳細地介紹了一周來班級的各項情況以及學生的表現。“家校聯系單”上設有“家長留言”欄目,請家長對班級的建設和學生的發展提建議。
通過家校聯系單,班主任可以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傳遞給家長,家長也可以將自己的育兒經驗與教師交流,互相通過文字的溝通交流達成共識,共同成長。
5.用博客搭建家校平臺。我的教育博客“三年的緣”已經建立了10年,我用文字和圖片將班級的發展動態呈現給每一位家長和每一個學生。家長只要打開博客就可以看到班級的最新動態。
博客上也有我撰寫的教育教學隨筆、記錄的班級故事、寫給學生的書信,這些文字傳遞了我的教育理念,也讓家長們看到了一個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職業情懷。唯有家長了解教師,才能在今后的溝通中有更多的相互諒解和體貼。
6.不定期的書信交流。如果情況比較特殊,不是電話里三言兩語可以講得清楚的,我也會采用書信和字條的方式。班主任偶爾采用這種傳統的交流方式,會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的良苦用心。書信和字條裝入信封讓學生帶給家長,不封口,雖是寫給家長,但也是讓學生看的,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小張老師,教育本來就不是死板的,它是靈活多變的。所以和家長的溝通也不是死板的,不必躊躇于自己的性格內向還是外向,也不必猶豫該對家長說點什么。只要本著真誠友善、為他人著想的原則,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溝通者。
G635.1
B
1005-6009(2017)87-0070-02
于潔,江蘇省昆山市葛江中學(江蘇昆山,215300)德育處主任,二級教師,蘇州市首批名優班主任,蘇州市十佳班主任,全國模范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