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成本、利潤以及稅負的影響,提出通過加強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做好稅收籌劃降低企業稅負水平,選擇適應“營改增”發展的企業經營和競爭策略,以減輕或消除“營改增”對房地產業的不利影響,提高房地產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為房地產業研究“營改增”和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營改增 房地產業 影響
為避免企業重復征稅問題,國家實施“營改增”政策,以減輕各行業的稅負,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經濟有序發展。房地產行業是最終的產品完成環節,“營改增”對房地產行業有哪些有利或負面的影響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或消除不利影響,以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增強房地產業的盈利能力,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課題。
一、“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成本及利潤的影響
(一)對房地產企業成本的影響
在房地產全產業鏈中,房地產企業與建筑企業聯系緊密。“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稅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并對房地產企業成本產生直接影響。“營改增”后,根據增值稅進項抵扣,與“營改增”前相比,建筑企業購進的原材料銷項抵扣后影響了企業成本,這些成本變化將轉移到房地產行業上。此外,建筑業中的人工成本在計算增值稅進項時不可抵扣,建筑行業逐年上漲的人工成本將轉嫁給房地產企業,增大房地產企業的運營成本。其他方面,建筑企業租賃機械設備已成常態,有形動產租賃在“營改增”后,增值稅稅率為17%,如果租賃企業出現不能取得抵扣發票的情況,租賃企業的高稅負將會波及到房地產行業,從而增加房地產企業的成本。
(二)對房地產企業利潤的影響
“營改增”實施的目標之一,是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我國對房地產企業的稅收依賴性較大,房地產企業只有在能持續盈利下,國家的稅收才能得到保障。以某房地產企業銷售一住宅樓為例,銷售收入為1500萬元,支付土地費用130萬元,前期費用15萬元,建安費460萬元,配套費用46萬元,其他不可預見費用45萬。該房企適用增值稅率為11%,所有屬于抵扣的進項稅都可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此案例“營改增”前后的利潤總額為:
“營改增”前利潤總額=1500-(130+15+460+46+45)-(1500×6%)-[1500-(15+460+46+45+130)-(1500×6%)-(15+460+46+45 +130)×(10%+20%)]×30%=562.46萬元
“營改增”后利潤總額=1500/1.11-[(130+15+460+46+45)-(46+15)/(1+6%)×6%-(460+46+130)/(1+11%)×11%]-[1500/1.11 -(130+15+460+46+45)- (130+15+460+46+45)×(10%+20%)]×30% =599.92萬元
結果顯示,“營改增”后比“營改增”凈利潤多37.27萬元,“營改增”后企業的利潤總額有所增加。這是在假定“營改增”前后銷售收入相同的情況下所獲得的收益增加,但在實際中運作中,企業往往通過增加售價來彌補應交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如此將使企業的利潤空間增大。
二、“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后,計稅基數轉為了價外稅,對于房地產行業而言,它對土地增值稅和所得稅都帶來了影響。
(一)“營改增”有利于房地產企業避免重復納稅
“營改增”的實施,房地產企業可通過開發成本中的建安、材料等項目的稅款抵扣,有助于避免房地產企業納稅中的重復繳納問題。避免企業重復征稅,降低企業的成本,進而降低企業的稅負水平,是“營改增”改革的初衷。營業稅和土地增值稅是房地產企業納稅的主要稅種,在營改增之前,二者都屬于價內稅,實施營改增后,由于增值稅可采取稅款抵扣政策,營改增后房地產企業的稅負將受到直接的影響。“營改增”后企業能避免重復課稅,將能減輕房地產企業的經營壓力。
(二)“營改增”后對企業稅負的不利影響
從“營改增”改革試點效果看,“營改增”后一些房地產企業的稅負沒有實現稅負降低的改革初衷,原因主要在于房地產企業“營改增”后,企業存在稅款抵扣困難的問題。如人工成本這一占據較大成本的項目,如小區道路、景觀維護等一些零星勞務費用,往往因其任務由小型施工隊來完成,而其不屬于一般納稅人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造成企業增值稅稅款無法抵扣等狀況,因而加重了企業的負擔。此外,房地產產業鏈中的稅負轉嫁問題,對房地產企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房地產企業的經營成本中,除了土地、建安和材料等成本大項目,還包括一些雜品配件、機電五金等小項目成本。這些材料的供貨商往往都是私營業主、個體工商戶等小規模納稅人,供貨時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使房地產企業購買的材料進項稅額無法抵扣,增加了房地產企業的稅負。
三、房地產業消除“營改增”不利影響因素的建議
(一)加強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基礎工作
“營改增”涉及到房地產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企業領導、相關人員積極應對,做好相應的謀劃,以消除營改增對本企業的不利影響。首先,需要進一步強化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使財務會計基礎性工作更加扎實,企業內控水平不斷提升。尤其要加強房地產業的會計核算水平,財務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納稅意識,加強原材料采購環節的發票管理,特別是工程決算的發票管理;在會計核算中,要做到筆筆賬目有合法的原始依據,對于沒有正確發票的,堅持不得付款,以保障會計核算的正確性。通過優化會計核算管理,降低企業的剛性成本。組織專業人員認真學習與合理利用避稅方式,降低企業的稅負水平。
(二)做好稅收籌劃降低企業稅負水平
房地產企業需要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充分利用“營改增”政策,針對一些不可抵扣的問題,通過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因不能抵扣增加企業稅負的影響。房地產企業要加強對員工的業務培訓,及時了解“營改增”的相關政策,財務人員要熟悉“營改增”的要點以及征收流程,盡快適應各種稅收新政策。在進行納稅籌劃過程中,要正確處理上下游企業的關系,對現有上下游合作方進行梳理,建立相應的合作商檔案,盡量保持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合作,盡可能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
(三)選擇適應“營改增”發展的企業經營和競爭策略
在房地產實際運作過程中,存量房在房地產企業資產中占較大的比重,由于期初庫存和存量房產不能進行進項額抵扣,企業應調整相應的經營策略。通過調整開發產品結構,如開發建設精裝修房等,可以在外購裝飾材料、外包裝飾勞務等業務上,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作為進項稅額抵扣,降低增值稅稅負,拓寬企業的盈利空間。在選擇競爭策略時,對于抵扣充足、稅負總體下降的企業,因其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進行開發業務。因此,房地產企業應通過合理拆分業務,對價外費用進行剝離,充分利用稅法規定的稅前扣除項目,最終降低稅負,增強房地產企業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艷紅.“營改增”對房地產業的稅負影響及對策思考[J].會計之友,2016,(11).
[2]韓春梅.淺析營改增對房地產業的影響[J].經營管理者,2014,(35).
[3]黃桂玲.淺談“營改增”對房地產業的影響及對策[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01).
[4]洪媛,何波,劉秋衍.“營改增”對房地產業的影響[J].當代經濟, 2015,(24).
[5]韓雪蓮.關于“營改增”對房地產業的稅負影響探討[J].財會學習,2016,(22).
作者簡介:崔銘偉(1982-),男,河北平泉人;學歷:碩士,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集團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