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琴
【關鍵詞】 小學生;體育教學;興趣;現狀;
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3—0088—01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西峰區8所小學學生
2.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據處理法
二、結果與分析
1.從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是積極的,女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要明顯低于男生。
2. 從學生對體育課興趣的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對體育課學習興趣不高,大部分選擇了“興趣一般”或“不太感興趣”;特別是女生,有許多選擇了對體育課學習“很不感興趣”。
3.從學生對籃球課興趣分析的數據顯示,有41%的學生對于籃球感興趣,而52%的學生對于籃球持中立態度,不太感興趣和很不感興趣的學生只占7%,這說明學生表現出對籃球的濃厚興趣。
4. 從男女學生對排球的興趣看,學生對排球學習興趣比較高,尤其是女生感興趣的人數多于男生,其中女生對排球感興趣的人和對排球一般的人數為85人,占總人數的29%。而男生對排球感興趣的人和對排球一般的人數為60人,占總人數的 20%。以上數據說明排球運動易學易練,隔網對抗,沒有身體沖撞,運動量可大可小,尤其適合女生。
5.從學生對乒乓球興趣顯示的數據分析,學生對乒乓球的學習興趣達到27%,持一般態度的占到44%,不太感興趣和很不感興趣的比例為29%。要搞好乒乓球選項教學,就要從乒乓球的技術入手。
6.從學生對健美操興趣分析得知,學生對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認識有所提高,18%的學生對健美操非常感興趣,23%的學生對健美操感興趣。而對健美操興趣一般的人數有110人,占總人數的37%,說明學生還是對健美操有一定的興趣。只有65人對健美操的認識不夠,沒有足夠的興趣。這些數據說明,學生參加健美操活動的積極性比較高,其主要目的都是和自身的需要相聯系。
三、結論與對策
(一)結論
1. 總體上來說大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還是感興趣的,這也符合小學生愛玩的天性。
2.對體育鍛煉感興趣,并且對愿意投入鍛煉的小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小學生參與鍛煉的主要動機分別是娛樂、玩耍、調節大腦、鍛煉身體、促進健康、提高文化課學習效率等等,基本上說明了小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作用和意義有一定的認識。
3.對于不同運動項目受歡迎程度的分析發現,針對男女生不同的特點,其中女生比較喜歡舞蹈、健美操等這些有音樂伴奏、節奏感強的運動項目,而男生比較喜歡籃球、足球等有身體沖撞的激烈運動。
4.對體育鍛煉不感興趣的原因進行調查發現,其主要原因分別是對體育學習不感興趣、課外活動可選項目少,小學生喜歡的形式不多,學習負擔重,沒有時間,體育設施、場地、器材不夠,課堂教學方法、內容枯燥單調,自身的運動能力差等等。
(二)對策
1.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價值觀的認識。提高小學學生對體育運動價值觀的認識就是要以現代社會的教育理念和生活理念去啟發學生,使小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不僅是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重要手段。要以對話方式和小學生進行交流,開闊學生的眼界,推心置腹地與小學生交換內心的想法。
2.滿足學生追求樂趣的需要。如果教學安排枯燥無味,過多剝奪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就會導致學習興趣下降。有的教師發現,有些學生在上課時無精打采,但當課程結束后,他們常會自動留下來按自己的興趣再玩一會兒。這說明,教師的課程安排很可能存在問題,它未能很好地滿足學生追求樂趣的需要。教師應該分析一下自己是不是未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
3.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運動潛能,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此外,在體育教學中還可加進舞蹈的元素,將體育、音樂、舞蹈、體操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氣氛中強身健體,調節精神,陶冶情操。
4.用流暢優美的技術動作和幽默風趣的語言引導學生。教師應該當好學生的引導員,用生動形象、節奏明快的語言,使學生聽后心情舒暢;教學內容的講解要抓住動作的關鍵,要精煉、透徹、形式多樣,使學生一聽就懂。
5. 設置一定的情景,增加場地器材的多樣性,并根據學生心理適時進行賞識和反饋,激勵學生。體育教學效果的好壞還與教師的情境創設有直接關系,通過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來吸引學生,能促進學生體驗體育的快樂,并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編輯:王金梅